《梁甫》不可追,何由继华躅。
永怀古达人,未易食人粟。
宁将七尺躯,甘尔隐屠牧。
谁持明月珠,却向穷途哭。
王祎的《次韵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怀八首 其三》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和哲理的诗歌。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诗句:
- “《梁甫》不可追,何由继华躅。”
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以及诗人对当前无法追随古人的无奈。
- “永怀古达人,未易食人粟。”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强调了自身品德的追求。
- “宁将七尺躯,甘尔隐屠牧。”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追求隐逸生活的高尚情怀。
- “谁持明月珠,却向穷途哭。”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译文:
《梁甫》不可追,何由继华躅。
永怀古达人,未易食人粟。
宁将七尺躯,甘尔隐屠牧。
谁持明月珠,却向穷途哭。注释:
- “《梁甫》”: 指汉代乐府民歌《梁父吟》,是一首表达志士仁人壮怀激烈的诗篇。
- “不可追”: 表示无法超越或效仿。
- “何由继华躅”: 如何能够追随古人的高风亮节。
- “古达人”: 指古代的贤人或智者。
- “未易食人粟”: 意指君子之德难以用物质来衡量。
- “七尺躯”: 形容人的身躯高大。
- “宁将”: 宁愿。
- “却向”: 反而。
- “穷途”: 比喻困境或无路可走的境地。
- “明月珠”: 指珍贵的宝石,此处借指价值连城的贤才。
-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山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诗人对古人的敬仰、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追求、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人生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也揭示了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