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叹将何为,愿言启茅塞。
先生括苍彦,长髯漆光黑。
平生守劲节,枉直较寻尺。
著书三万言,石室岂寥寂。
还携青黎杖,来作朱履客。
不才托末契,承训庶朝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 其八》,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慨叹将何为,愿言启茅塞。
- 注释: 感叹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希望能开启心中的茅塞。
- 赏析: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深困惑和渴望,想要找到人生的真正目的。
- 先生括苍彦,长髯漆光黑。
- 注释: 先生是括苍郡的才子,长髯指的是胡须,颜色似漆光黑。
- 赏析: 这里的“先生”是对一位学者或文人的尊称,而“括苍彦”则是对这位先生才华的赞美。长须象征着智慧和沉稳,黑色则可能暗示了一种庄重或神秘的气息。
- 平生守劲节,枉直较寻尺。
- 注释: 一生坚守坚强的节操,对待是非曲直能够明辨分明,不偏不倚。
- 赏析: 这里强调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公正无私的态度,无论是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能保持自己的节操和原则。
- 著书三万言,石室岂寥寂。
- 注释: 写了三万字的诗文,石室(指书房)并不会因此而感到寂寞。
- 赏析: 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远的志向。他不仅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视野的人。他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智慧和力量,即使在寂静的石室中,也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和影响力。
- 还携青黎杖,来作朱履客。
- 注释: 带着青色的竹杖(青藜杖),来做穿着红色鞋子的客人。
- 赏析: 这里的“青藜杖”是古代的一种手杖,象征文人的风雅和清高。而“朱履客”则描绘了诗人穿着红色的鞋子的形象,给人一种热情、活泼的感觉。这种形象的转变,既显示了诗人的谦逊,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 不才托末契,承训庶朝夕。
- 注释: 自己资质平凡,只能寄托于最末等的地位,接受教诲,以期望早日有所成就。
- 赏析: 这里的“不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虚自评。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有限,但并不以此为忧,反而愿意接受最基础的地位,以此来学习和积累经验。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承训”也暗示了他对前辈的尊敬和学习的态度,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便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谦逊和上进的心态,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