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客登临暂舣船,吴山绝顶出风烟。
豫章南去帆冲雨,彭蠡西来浪接天。
高士置刍思孺子,华亭留句忆坡仙。
当时石砮今何在,空向神祠一惘然。
【注释】
①吴城山: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望湖亭:在山上,为宋代名胜,登亭可望鄱阳湖全景。②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古时为豫章郡。南去:指由南昌往南行。③彭蠡:又名彭泽、彭蠡泽,即今天的鄱阳湖。西来:向西流去。④高士:指陶渊明,他曾经辞官隐居田园,自号“五柳先生”。思孺子:《史记·留侯世家》:“留侯(张良)遗臣客曰:‘……与富贵而诎于人,不若贫贱而肆志于道。’”⑤华亭:在今江苏苏州市西,陶渊明曾作《归去来兮辞》于此。⑥石砮:用石头雕琢的箭头。据传古代越王勾践为了复仇,派人向吴国送去了这种箭镞。⑦惘然:怅惘,失意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人诗。诗人因遭贬谪,离开京城,来到江西,登上望湖楼,遥望东南万里之遥的中原故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系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首联“迁客登临暂舣船”,起句突兀而起,直抒胸臆。一个“暂”字,表明诗人是一时兴起,并非有长久之意。接着写诗人登上吴城山,远望赣江东岸的湖光山色。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怀念和留恋之情。颔联“豫章南去帆冲雨,彭蠡西来浪接天”,承接上联而来,从望中所见转入所感。诗人站在吴城山上,看到从赣江以南飞来的船帆,被狂风骤雨打得颠簸不已;又看到从彭蠡泽西面流来的江水,浩荡无际,波涛翻滚,一泻千里。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而且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颈联“高士置刍思孺子,华亭留句忆坡仙”,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历史上的高士、贤人。这里以陶渊明自喻,说自己就像当年隐逸田园、不肯出仕的陶潜,虽然身处江湖之上,却仍然怀念着当朝的皇帝。尾联“当时石砮今何在,空向神祠一惘然”,诗人想到当年周武王伐纣时所用的箭镞是用石制的,而现在这些石镞却已不知去向,只能到神祠里寻找一些遗迹来缅怀过去的历史了。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追怀和对历史的感叹之情。整首诗意境苍茫,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深深感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