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丛深隐坏垣,半庭残甓草芊芊。
馀生本拟成孤愤,直谏虽伸已五年。
岭徼风烟惊鵩鸟,条山花木怨啼鹃。
当初只合终佳遁,谩费昌黎论一篇。
【注】阳城祠:即汉阳城县,在今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南。
【赏析】《过阳城祠》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是贾岛到长安后所作,写自己怀才不遇之苦闷心情。
首联写景,“残甓”即断砖残瓦,“草芊芊”指草丛茂盛。荆棘丛生,表明了作者仕途坎坷;半庭残砖,说明其生活贫困。
颔联用典,“孤愤”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君子绝情以避乱。”直谏虽伸已五年”,直谏,指直言劝谏。据传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姚崇曾上书皇帝,力荐名相张九龄为相,但未被采纳。后来他向玄宗推荐李林甫,玄宗就任用了李林甫。“鵩鸟”、“啼鹃”,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百里曰阳山……有鸟焉,其状如枭,赤足而直喙,其鸣自詨,见则其邑大旱。”郭璞注:“今江东呼为杜鹃。”《尔雅·释鸟》:“蜀山民谓杜鹃为‘催命子’。”《太平御览》引作:“昔舜葬苍梧,二妃从征所,帝因于江中泣下沾襟,泪为之出,乃为杜宇所化,遂失音。”
颈联借典故抒发感慨,“岭徼风烟”,是指远离朝廷的边远地区,“岭徼”是岭峤边境的意思。“惊鵩鸟”和“怨啼鹃”是说朝廷的腐败,使鸟儿也感到不安。这两句是说朝廷政治黑暗,连鸟兽都会感到恐惧。
尾联用典,“昌黎论一篇”,昌黎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韩愈的字,他曾经写过一篇《送孟东野序》,文中谈到自己与孟郊的关系,认为孟郊是自己的同宗。这里说自己只能空谈,不能实行。
整首诗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作者对朝廷政治的看法和感受。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中的用典和比喻也都富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