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逶迤策马过,松门行尽入烟萝。
凤声出树大音作,鸟迹留沙古篆多。
草树昔年沾帝泽,泉流今日是恩波。
知君要上经纶策,未许烟霞理钓蓑。

瑶台顶 其七 巫咸谷深谷逶迤策马过,松门行尽入烟萝。

凤声出树大音作,鸟迹留沙古篆多。

草树昔年沾帝泽,泉流今日是恩波。

知君要上经纶策,未许烟霞理钓蓑。

注释:

  1. 瑶台:这里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通常在高山上。
  2. 深谷:指峡谷。
  3. 逶迤:曲折蜿蜒的样子。
  4. 策马:骑马。
  5. 松门:松树林中的道路。
  6. 烟萝:云雾缭绕的树木。
  7. 凤声:凤凰发出的声音。
  8. 出树:从树上传出。
  9. 大音:宏大的音乐。
  10. 鸟迹:鸟留下的踪迹。
  11. 沙:沙漠。
  12. 古篆:古代的篆刻文字。
  13. 草树:草和树。
  14. 昔年:过去的年份。
  15. 沾恩泽:受到皇帝的恩惠。
  16. 烟霞:山间的云雾和彩霞。
  17. 经纶策:治理国家的策略或计划。
  18. 钓蓑:钓鱼用的蓑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巫咸谷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巫咸谷的美丽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深谷逶迤策马过”,描绘了一幅深谷中曲折蜿蜒,马匹正在其中穿行的生动画面。诗人用”逶迤”来形容道路的曲折,用”策马”来表现行动的速度和自由。
    第二句”松门行尽入烟萝”,则进一步描绘了进入巫咸谷后的景色。”松门”可能是指巫咸谷中的松树林道,”烟萝”则可能是形容松树林中的烟雾缭绕的景象。
    第三四句”凤声出树大音作,鸟迹留沙古篆多”,则是对巫咸谷中自然景观的赞美。这里的”凤声”和”鸟迹”分别代表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和谐,而”古篆”则暗示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两句”草树昔年沾帝泽,泉流今日是恩波”,诗人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这里的”帝泽”和”恩波”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爱意和感激之情的表达。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