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隐隐枕鸣条,大禹卑宫万国朝。
九数契中非出洛,八年在外独乘橇。
雨收残垒苔痕绿,烧过高台草色焦。
君去明州经会稽,神祠走奠莫辞遥。

王翰的《瑶台顶·其八 禹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意蕴和自然美感的古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 空城隐隐枕鸣条:这里“空城”象征着空旷、寂静的城市环境。而“隐”表达了一种隐藏或不为人知的状态。同时,“枕鸣条”描绘了城市周边的自然景观,暗示着城市的安宁与和谐。
  • 大禹卑宫万国朝:“大禹”指的是古代伟大的治水英雄,他因治水有功而闻名天下。“卑宫”意味着低矮的宫殿,可能是指禹王庙。“万国朝”描述了众多国家前来朝拜的场景,体现了古代帝王的威望和影响力。
  • 九数契中非出洛:“九数契中”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数字密码或规律。“非出洛”表明这种规律并非源于洛阳或其他特定的地方。这里的描述带有一种神秘色彩,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数学、天文或占卜知识。
  • 八年在外独乘橇:“八年”可能是指禹王治理洪水的漫长岁月。“在外”可能指的是禹王长期驻守在外的情况。“独乘橇”则是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类似于现在的马车或轿子。这里通过使用“独”字,强调了禹王孤独、辛劳的形象。
  • 雨收残垒苔痕绿:“雨收”描绘了雨水停止的情景。“残垒”可能是指战争后留下的废墟或遗迹。“苔痕绿”表现了这些废墟在雨水的滋润下逐渐恢复了生机。这里的描述带有一种凄凉而坚韧的氛围。
  • 烧过高台草色焦:“烧过”可能是指对高台进行了焚烧处理。“草色焦”表现了焚烧后的焦黑颜色。这里的描述带有一种悲壮而决绝的感觉。
  • 君去明州经会稽:“君”指代的是诗人自己或他的客人。“明州”可能是一个地名,如今天的宁波。“经会稽”可能意味着经过会稽山。会稽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山,与孔子有关的历史事件也在此发生。这里的描述带有一种怀旧和敬仰的情感。
  • 神祠走奠莫辞遥:“走奠”可能是指前往祠堂献祭的行为。“莫辞遥”表达了对于远方神祠的敬仰之情,即使距离遥远也无怨无悔。这里的描述带有一种虔诚而坚定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禹城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大禹的赞颂,展现了古人对于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