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下古祠荒,祠下疏槐叶半黄。
五载醉乡心兀兀,一封谏疏语琅琅。
朝廷独立寸心赤,岭徼思归两鬓霜。
此去却当书上考,五云飞出紫泥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意。然后细读题目下注释,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最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概括即可,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注意不要出现语法错误。

“柏塔寺,其五”是这首诗的小标题,点明这首诗的写作地点是柏塔寺。杨公祠,位于中条山下,是纪念唐初谏臣魏徵的祠堂。魏征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时曾犯颜直谏,力主废黜太子李建成、李元吉,以保全太宗父子兄弟之国。但李世民对他十分忌恨,欲加杀害。后经长孙无忌等人力保,才得免于一死。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五月,他病逝于家。太宗闻讯,深为惋惜,特为他修建了这座杨公祠,并亲撰《大唐故谏议大夫赠特进魏公碑》铭文予以纪念。此诗即写于此时。诗的开头两句是说:中条山下古祠荒凉,祠下疏槐叶半黄。这是对柏塔寺的描写,也是对杨公祠环境的描写。

颔联“五载醉乡心兀兀”,五载,指过去五年间。这一句的意思是:我在这山野之间度过了整整五年的时光,心情烦乱不安,如同醉汉一般。“心兀兀”,指心神不宁,形容心里烦躁不安的样子。这句是说自己在这僻静之处流连忘返,而无心顾及外面的世界,也无心去管朝廷政事。

颈联“一封谏疏语琅琅”中的“琅琅”,形容声音清脆响亮,这里用来形容信笺上文字清晰,铿锵有力。这里说的是,自己给朝廷写了一封建议书,言辞恳切,铿锵有力。“朝廷独立寸心赤”,意思是:朝廷一心为了国家,一片丹心,毫不保留地献给国家。“岭徼思归两鬓霜”中的“岭徼”,指山岭边陲之地。这里的“岭徼”指的是远离朝廷所在的都城长安。“岭徼思归两鬓霜”,意思是:我在远离京城的山间边境思念故乡,两鬓已斑白如霜。这里的“两鬓霜”指的是诗人因远离家乡而感到的悲凉与伤感。

尾联“此去却当书上考”,意思是:这次回去应该好好地考考你!“五云飞出紫泥香”,这里的“紫泥”是古代皇帝所赐给大臣的一种印章封泥,颜色为紫色。这里用来比喻皇帝的恩赐。“五云”,即五色祥云,古人认为有吉祥的征兆。“五云飞出紫泥香”的意思是:皇上的圣旨即将到来,那五色祥云将飞出皇宫,飘向天空,散发出阵阵香气。

【答案】

译文

中条山下古祠荒,祠下疏槐叶半黄。

五载醉乡心兀兀,一封谏疏语琅琅。

朝廷独立寸心赤,岭徼思归两鬓霜。

此去却当书上考,五云飞出紫泥香。

赏析

此诗首联总括柏塔寺的历史背景和环境特点。首句“中条山下古祠荒”,交代了柏塔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沧桑。第二句“祠下疏槐叶半黄”则进一步描绘了柏塔寺的环境特征——古树参天,树叶金黄。

颔联两句紧承前句,表达了诗人在古祠中的心境。诗人借“五载”、“一封”两词,表达了自己在此流连忘返、无心顾及外面世界的闲散之态;同时借用“琅琅”一词,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自己内心激荡的情感。颈联两句通过“朝廷独立”“岭徼思归”两个意象,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颈联“朝廷独立寸心赤”一句表明诗人虽身处僻远之地,但心系朝廷、忠心耿耿;而“岭徼思归两鬓霜”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感到的悲凉与伤感。尾联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尾联“此去却当书上考”意味着此次回家后,要好好地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了解自己在外的所作所为;而“五云飞出紫泥香”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祈愿——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仕途中一帆风顺,得到皇帝的赏识与重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