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汝逃生出四围,饥寒奔走入山隈。
父从旧友干衣去,母向邻家借米回。
早是幼时长处困,谁知嫁后又逢灾。
佳人命薄诚如此,毁璧长歌心更哀。
负汝逃生出四围,饥寒奔走入山隈。
父从旧友干衣去,母向邻家借米回。
早是幼时长处困,谁知嫁后又逢灾。
佳人命薄诚如此,毁璧长歌心更哀。
诗意与注释:
- “负汝逃生出四围”:描述了一种被迫逃离困境的场景,可能涉及到背叛、迫害或灾难等极端情境。这里的“负汝”可能指的是对某人的背信弃义或不公正的行为。“逃生出四围”则表达了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寻求生存的努力和勇气。
- “饥寒奔走入山隈”:描绘了在极度贫困和饥饿中,为了躲避追捕而不得不四处奔波,最终躲进了山中。这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和艰辛,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生存的斗争。
- “早是幼时长处困”:可能回忆过去的童年生活,那时也经历了类似的处境和困难。这种对比强调了人生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感慨。
- “谁知嫁后又逢灾”:这里可能是指个人的婚姻生活中遭遇不幸。结婚后的生活可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而作者可能经历了一些不幸的事件,如离婚、财产纠纷或其他婚姻问题。
- “佳人命薄诚如此”:直接指出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公。这里的“佳人”可能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尊称,暗示着美丽或优秀的人物也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
- “毁璧长歌心更哀”:表达了因失去宝贵的东西(如爱人、财产等)而产生的悲痛和哀伤情绪。这里的“长歌”可能意味着长时间的吟咏或歌唱,而“心更哀”则强调了悲伤的程度。
赏析:
王翰的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充满力量的语言,传达了人在逆境中的生存斗争和情感体验。诗中的每一个场景都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了一种深刻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苦难,还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现实问题,使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