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凌远空,初日散晴旭。
繁花点殷红,柔条媚新绿。
游鱼恋芳藻,鸣鸟出深谷。
物情适初性,一览咸所触。
寄谢桃源人,从兹仰芳躅。

【注释】

题:写诗以表达对某事物的赞美。

溪山:指山水画中的景色。

春晓图:春天早晨的山水画。

凌远空:高耸入云。

散晴旭:散开明亮的阳光。

殷红:深红色,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的颜色。

柔条:柔嫩的枝条,这里指新长出的嫩叶。

媚:美好,这里指新长出的嫩叶的生机勃勃。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恋芳藻:被芳香的水藻吸引。

鸣鸟:在树上或枝头歌唱的鸟。

出深谷:从深深的山谷飞出来。

物情:自然景象,景物。

适性:与自己的本性相合。

一览:一眼望去,尽收眼底。

咸:全,都。

触:触动,打动。

桃源人:桃花源中的人。

仰芳躅:仰望着美丽的足迹。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题画诗,写的是一幅“溪山春晓图”。诗人抓住春天清晨大自然的特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好山凌远空”,点明这是一座好山,高耸入云,远远地映衬在蓝天之中。“凌”字,表现了这山的高峻、险峻之态。“初日散晴旭”,“散”字,表现出旭日东升时的光线,给天空和大地带来了一片光明,使万物充满了生机。第二句“繁花点殷红”写出了花朵的色彩鲜艳,第三句“柔条媚新绿”,写出了嫩绿的小草的生机勃勃。这三句把整个画面的生机勃勃、色彩鲜明、充满活力的景象展现在眼前,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美妙。

第四句“游鱼恋芳藻”、“鸣鸟出深谷”,则分别表现了游鱼和鸟儿的生活状态。“恋”,表现了鱼儿对水中水藻的喜爱;“出”,表现了鸟儿从深谷中飞出来的欣喜。第五句“物情适初性”,意思是说,大自然的美景与人们的本性是吻合的。第六句“一览咸所触”意思是说,人们通过观赏这幅画,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最后两句“寄谢桃源人,从兹仰芳躅”,“桃源人”指画家(即作者),而“芳躅”则是美名、美迹的意思,也就是美好的名声、好的榜样。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山、水、花、鱼、鸟的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