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家家望河鼓,乌鹊翩翩彩鸾举。
玉宇无声河汉流,风递吹歌喧万户。
我自少小攻文章,天孙为乞云锦裳。
五色炫烂秋霞光,对客落笔声锵锵。
刻楮三年费心曲,画蛇岂容添一足。
人生所贵在真醇,以巧衒人犹衒玉。
劝君乞巧莫乞深,巧深入骨淫人心。
人心淫慝不可涤,柳州商监犹昨今。
我为多技足忧患,宁复此夕杂童丱。
闭门却扫省前非,遥礼舂陵香一瓣。

【注释】

1.七夕:古代传说中,农历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2.家家望河鼓:家家户户都在看天河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3.乌鹊翩翩:乌鹊(喜鹊)在空中飞翔。

4.彩鸾举:彩鸾飞起来。

5.玉宇无声:天上的宫殿寂静无声。

6.河汉流:银河流动。

7.风递吹歌:风吹着歌声传得很远。

8.天孙:指织女星。

9.云锦裳:指仙女穿的五彩缤纷的衣服。

10.五色炫烂秋霞光:五彩缤纷,绚丽如秋天的阳光。

11.对客落笔声锵锵:在客人面前写作声音响亮。

12.刻楮三年费心曲:把竹皮刻字,要花费三年的时间。

13.画蛇岂容添一足:画蛇画到尾巴上,怎能再加一条腿?比喻做事不彻底,不能半途而废。

14.人生所贵在真醇:人生最可贵的是真实和纯正。

15.以巧衒人犹衒玉:用巧妙的手段来炫耀自己,就像炫耀玉石一样。

16.劝君乞巧莫乞深:希望你不要追求更深的技艺,而是应该追求真实的才能。

17.巧深入骨淫人心:技艺如果深入骨髓,就会让人产生淫邪之心。

18.柳州商监犹昨今:柳宗元曾经担任过商官,现在他的处境与过去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19.我为多技足忧患:我有这么多技能,却常常担忧自己会陷入困境。

20.宁复此夕杂童丱:今天晚上不再像以前那样与孩童一起玩耍了。

【赏析】

《七夕》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七夕节人们观星、乞巧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不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含蓄。

首句“七夕家家望河鼓”,写人们都在观看天河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这里的“河鼓”是指牵牛星,因为古人认为牵牛星是天帝的侍从,所以称为“河鼓”。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这一天的特殊感情和期待。

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乌鹊翩翩彩鸾举。”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乌鹊和彩鸾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它们也在欣赏天空的美丽景色。

诗人转向对天宫的描述:“玉宇无声河汉流。”这里,诗人以静写动,将天河中的流水与天空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七夕节的独特氛围。

诗人转向人间生活:“风递吹歌喧万户。”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节日里互相祝福、唱歌的场景,展现了人们的喜悦心情。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继续写道:“我自少小攻文章,天孙为乞云锦裳。”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希望能够得到天帝的恩赐——美丽的衣服。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感慨。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现实生活:“刻楮三年费心曲”,“画蛇岂容添一足”。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技艺的追求和对于完美主义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技艺应该源于自然的造化,而不是人为的修饰和雕琢。

最后一句:“人生所贵在真醇,以巧衒人犹衒玉。”这句话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外在的华丽和装饰,而是内在的真实和纯粹。同时,他也指出了社会上一些人过于追求外在的光彩和炫耀的现象,认为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含蓄。通过对七夕节的描绘和对技艺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和人性本质的赞美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