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今已笄,六亲征嫁时。
富贵谅难恃,贫穷固其宜。
所存具鸡犬,许得相追随。
呜呼妇人行,节义在无亏。

【注释】

  1. 六歌:指《诗经》中的《国风·卫风》。
  2. 今已笄(jī):女子成年,古代以笄为成年礼的标志,女子到了十五岁要举行“及笄”之礼。
  3. 征嫁:即出嫁,嫁出去。
  4. 谅难恃:谅,通谅。恃,凭借。意思是说,富贵是难以依靠的。
  5. 固其宜:固,固定不变。宜,适宜,合适。意思是说明理、守正道是应该的。
  6. 鸡犬:借代家产,指财产。
  7. 许得相追随:许,允许。追随,顺从,这里指随从。
  8. 呜呼妇人行:呜呼,叹词,表示感叹。妇人之行,指妇女的生活。
  9. 节义:气节和道义。
    【赏析】
    本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中通过写女子出嫁时的情景,来揭露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贫富不均的现象,同时批评那些只顾个人享受、不顾家庭伦理道德的男子。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远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首章写女子成年后被父母送出去嫁人,这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作者用“有女今已笄”来开篇,直接点明女子已经成年,接下来“六亲征嫁时”则表明她被家人送出去出嫁了。这里的“征嫁”一词,既指女子出嫁,也暗示着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第二句“富贵谅难恃”,是诗人对女子出嫁后生活现状的担忧和预言。他认为虽然女子嫁给了富贵人家,但富贵并不是靠得住的,因为富贵往往只是一时的、不稳定的。这种担忧和预言,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第三句“贫穷固其宜”,则是诗人对女子出嫁后生活状态的肯定和赞美。他认为即使女子嫁给了贫穷人家,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对女子命运的分析,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两句“所存具鸡犬,许得相追随”,则是诗人对于女子出嫁后与丈夫生活的描绘。这里的“所存具鸡犬”指的是女子出嫁后,丈夫家所拥有的财产和家产。而“许得相追随”则表示女子可以随丈夫一起生活,跟随着他走南闯北,去过各种地方。
    整首诗以女子出嫁为引子,通过对其生活状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同时,诗人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富贵与贫穷的对比、出嫁与否的对比,来突出女子的生活现状,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寓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和启发性。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