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漠穹庐散万营,平沙细草际天青。
柳林老校浑无事,闲倚斜阳理箭翎。
【注释】
塞漠:塞外。穹庐:古代蒙古人居住的圆形帐篷,即毡帐。万营:指众多的军营。
平沙:平坦的沙地。细草:稀疏的草地。际天青:与天空相接。柳林:柳树成荫的地方。老校:年老的军校。
理箭翎:整理箭杆上的羽毛。
【赏析】
《上京杂咏》共三首,这是第三首。诗人在描写塞外辽阔的沙漠和草原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戎马生活的豪迈情怀以及渴望建功立业、驰骋疆场的强烈欲望。
“塞漠”两句,写大漠中的军帐。“穹庐散万营”,是说无数的毡帐散落在无边的大漠之中,表现了军容之盛、军威之大。“平沙细草际天青”,这两句是写大漠中的平沙细草和蓝天相接的情景,既点出“塞漠”,又渲染了边陲旷远、苍茫无际的境界,同时也烘托出军旅生活的艰苦和紧张。
“柳林”一句,描绘了军中生活的另一番景象。“柳林老校浑无事”,是说那些年老的军校们悠闲自在,没有战事的烦恼,可以安闲自得。这里既写出了他们闲适的生活,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珍视和向往。“闲倚斜阳理箭翎”,是说老军校们靠在柳树下,静静地理着箭上的羽毛,准备随时出发打仗,表现了他们那种从容不迫、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对战争的蔑视态度。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军中生活的另一番景象,又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塞漠中的军帐、平沙细草、柳林老校等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边陲旷远、苍茫无际的景象,烘托出了军旅生活的艰苦和紧张,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珍视和向往之情。此外,这首诗还通过描绘年老的军校们闲适自在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他们对战争的蔑视态度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上京杂咏》这三首诗都是一首完整的作品。第一首写边关风光,第二首写军中生活,最后以一个总结性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而第三首则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它以其雄奇壮美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深刻蕴意的主题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