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陵谷是兹山,往往游人不厌看。
草长荒丘曾虎踞,藤牵古木作龙蟠。
七层窣堵穿云破,百尺辘轳翻水寒。
今古入吟无限意,海天秋色满阑干。
留题云岩寺
阖闾陵谷是兹山,往往游人不厌看。
草长荒丘曾虎踞,藤牵古木作龙蟠。
七层窣堵穿云破,百尺辘轳翻水寒。
今古入吟无限意,海天秋色满阑干。
释义:
诗句一:
阖闾陵谷是兹山,往往游人不厌看。
注释:
阖闾陵谷指的是这座山的名字,这里指代这座叫做“阖闾陵”的山。兹山是指这座山,这里的“兹”字有这、这之意。游人不厌看意味着游客们对此山的美景总是不厌其烦地欣赏和赞美。
诗句二:
草长荒丘曾虎踞,藤牵古木作龙蟠。
注释:
草长荒丘曾经是一只虎踞伏的地方;藤牵古木如同一条龙盘桓盘旋。这里以虎和龙的形象描绘了这片山林中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诗句三:
七层窣堵穿云破,百尺辘轳翻水寒。
注释:
七层窣堵指的是七层的石塔,穿云破是指穿越云层,形容石塔之高。百尺辘轳指的是百尺高的辘轳,翻水寒表示水流被辘轳搅动后变得寒冷。这句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石塔,以及它下面流淌着的冰冷的溪水。
诗句四:
今古入吟无限意,海天秋色满阑干。
注释:
今古入吟无限意指的是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这座山都有着无限的感慨和想象。海天秋色满阑干形容的是秋天的大海和天空景色,仿佛无边无际地覆盖在栏杆上。这里的“阑干”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结构,用来形容栏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历史传说和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座山峰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山水、石塔、溪水等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