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忆东曹粉署郎,琅玕写就拂云长。
秪疑散步云林曲,独听秋声待晚凉。
注释:我回忆起曾经任职于东曹的粉署郎官,那是一幅写就的墨竹画。
只感觉它像是漫步在云林之中,独自倾听秋天的声音等待着傍晚的凉风。
赏析:诗人回忆自己曾经任职于东曹(即翰林院)的粉署郎官,那幅墨竹画是他亲手所写,因此显得格外珍贵。他仿佛看到竹子在云林中漫步,独自倾听秋天的声音。这种想象和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墨竹的喜爱和珍视,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我忆东曹粉署郎,琅玕写就拂云长。
秪疑散步云林曲,独听秋声待晚凉。
注释:我回忆起曾经任职于东曹的粉署郎官,那是一幅写就的墨竹画。
只感觉它像是漫步在云林之中,独自倾听秋天的声音等待着傍晚的凉风。
赏析:诗人回忆自己曾经任职于东曹(即翰林院)的粉署郎官,那幅墨竹画是他亲手所写,因此显得格外珍贵。他仿佛看到竹子在云林中漫步,独自倾听秋天的声音。这种想象和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墨竹的喜爱和珍视,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小孤山歌 大孤之石衡且椭,青青长在湖中卧。 小孤之石锐以高,峭立淮岸当洪涛。 滔滔逝水东流去,两石嶕峣屹天柱。 蜀巴之原浩沄沄,壮哉此地江海门。 鸿庞稍见土宇旷,疏凿方知夏后勤。 名山大泽神所主,过者震惊谁敢侮。 云何作庙向江壖,抟土娉婷象龙女。 篙师贾客尔何知,坎坎伐鼓持豚蹄。 倚篷清坐渔歌起,日暮沙禽来去飞。 注释: 1. 大孤:指大孤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境内。2. 长在:生长在。3
《寄张太乙张时留江浙》是元末明初危素创作的一首诗。 诗的原文如下:我曾身着芙蓉裳,笞麟游遍蓬莱乡。蓬莱仙人留我住,醉枕大石歌瑶章。高秋及上麈湖顶,下頫八极天茫茫。 诗中“我曾身着芙蓉裳,笞麟游遍蓬莱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蓬莱的憧憬,通过身着华丽的衣裳与鞭打麒麟的描写展现出了对美好世界的渴望。而“蓬莱仙人留我住,醉枕大石歌瑶章”则描绘了诗人在仙境中的安逸生活
【注释】 1. 野人:指作者自谓。头不巾:指头上无帽,即秃头。2. 礼数:礼仪规定。略:《论语》“子路问事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先事鬼。”这里用《论语》中的话作比喻。3. 破帽久无缨(yīng):形容自己生活贫困,帽子破旧,没有带子。4. 时遇大风落:有时遭遇狂风暴雨,帽子被吹掉。5. 香水珠:指珍贵的香料。6. 感此意不恶:意思是得到香水珠这样的宝物,心中十分高兴。7. 薰(xūn)
东风浩荡吹江南,危子行年二十三。 长谣空谷天荡荡,剑倚白日风潭潭。 气高颇怪星象动,身在岂为饥寒贪。 宫中圣人朝万国,臣抱犁銸在山泽。 终年读书空自劳,三岛求仙岂能得。 齿牙不动心未摧,欲奏长策天门开。 周公仲尼没已久,麒麟凤凰去不来。 世无忠臣与孝子,四海风俗何由回。 注释: - 东风:春风。 - 浩荡:广阔、盛大的样子。 - 危子:指作者。行年:年龄。 - 长谣:长篇的议论或歌吟。 -
【注释】: 1. 蓬海堂:即蓬莱阁。蓬海,泛指仙境,这里代指蓬莱阁。宿,住宿。风露满空月在竹:夜深了,月光洒满天空,照映着竹子的影子。竹,竹林。 2. 西秦员老夜抚琴:西秦,指秦国,秦地。员老,指秦地的乐师员善。夜抚琴,夜晚弹琴。 3. 云门曲:古代乐曲名。 4. 先王作乐音律谐:先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等古代贤王。音律,音乐声调。谐,和谐。 5. 南风阜民财:南风,指南方之风。阜,丰富。民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李仲经赋得古音琴而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古代音乐的画面,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赞美。 首句“南城李君家有琴”,描述了李君家的琴声悠扬,令人心旷神怡。 第二句“越左刻字名古音”,指的是古琴上的铭文,记录了古琴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 第三句“仲春为鼓越裳操”,描述了古琴曲《越裳操》的场景,体现了古代音乐的魅力。 第四句“听之使我无邪心”,表达了诗人在听古琴曲时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等,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作用即可。 首先解释诗句,然后指出其大意及作用。 杨子好道者,其人千载心:杨子喜欢道家思想,他的思想可以穿越千年。 而我抑何幸,获聆金玉音:我是多么幸运啊,能听到如此珍贵的教诲。 愿为女萝草,托根青松阴:我愿意像山涧中长满青苔的树木一样
【注释】 大江:指长江。 西:方位词,向西。 维唐:只有唐朝。社稷:指国家。 载旂常:指载有天子旗号的仪仗队。 天子:皇帝。房陵:汉昭帝刘弗陵葬地。明堂:帝王祭祀之所。 晨闻:清晨听到。牝鸡:母鸡。鸣,叫声。腥:腥臭,这里形容气味难闻。穹苍:苍穹。 猗公:即狄仁杰,字怀英,唐朝大臣,因受冤入狱后被平反。忠义:忠诚正直。耿耿:忠诚耿直的样子。廊:廊庙,指朝廷。 极黾勉:极力勤勉。黾勉,勤勉努力。
注释: 1. 我从仁里来,信宿复西去。 - 从仁里来:指我来自仁里这个地方。 - 信宿复西去:住宿一晚后再次向西离去。 2. 驱车何间关,日色已曛莫。 - 驱车何间关:指驾车经过艰难险阻的道路,多么辛苦啊。 - 日色已曛莫:天色已经昏暗,无法再前行了。 3. 林幽阒无人,月暗屡疑虎。 - 林幽阒无人:树林幽深寂静,没有行人。 - 月暗屡疑虎:月光昏暗,让人多次产生疑心有猛兽出现的感觉。 4.
注释: 1. 深山闭门二月初,白日雨打梅花枯。 2. 野夫读书大石上,粤有一客来吾庐。 3. 水杭舟楫陆乘车,来徵后语行江湖。 4. 峨峨石峰起云气,下压古井蛟龙居。 5. 讵知山人夜烧墨,墨色吹作烟模糊。 6. 玄光贯天众星没,草字满壁阴风嘘。 7. 述文志者奚假文,通达今古良非迂。 8. 悲哉结绳易书契,剖割元气疑无馀。 9. 遭逢盛时当返朴,谁复琐细稽虫鱼。 10. 远游京师愿寄赠
杨柳丝丝不系鞍,送君容易别君难。注释:杨柳细长柔弱的枝条没有系在马鞍上,送朋友很容易,送别朋友却很难。 遥知今夜相思处,人隔关山月正寒。注释:远远地知道今晚思念你的地方,因为隔着重重的关山,所以月亮很冷清
留题云岩寺 阖闾陵谷是兹山,往往游人不厌看。 草长荒丘曾虎踞,藤牵古木作龙蟠。 七层窣堵穿云破,百尺辘轳翻水寒。 今古入吟无限意,海天秋色满阑干。 释义: 诗句一: 阖闾陵谷是兹山,往往游人不厌看。 注释: 阖闾陵谷指的是这座山的名字,这里指代这座叫做“阖闾陵”的山。兹山是指这座山,这里的“兹”字有这、这之意。游人不厌看意味着游客们对此山的美景总是不厌其烦地欣赏和赞美。 诗句二:
华藏寺 法钟声远透禅关,华藏招提烟雾间。 浮世已更新态度,青山不改旧容颜。 洞门水湛潜龙卧,松顶风生野鹤还。 拟欲敲开名利锁,洗心常伴老僧闲。 注释: 1. 华藏寺:指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古老的佛教寺院,因该寺的华藏殿而得名。 2. 法钟声远透禅关:描述的是寺庙内僧人敲击木鱼(法钟)的声音,远远地传出去,穿透了禅宗的大门,象征着佛法的传播和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3. 华藏招提烟雾间
注释: 1. 天目岩前涧水声,绝崖荒径少人行。 - 译文:天目山的岩石前的溪流声音,绝壁荒凉的小径很少有人行走。 - 赏析:诗的前一句描绘了天目岩前涧水潺潺的景象,后一句则描写了一条荒凉的小径,很少看到有人经过。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2. 等闲会取楞严首,云散天空月自明。 - 译文:偶尔会取到楞严经的首部,云雾散开天空中的月亮自然明亮起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情感,最后指出表达技巧及效果。 “落拓京华久未归,山中抛却绿蓑衣”,首句写自己长期在外漂泊,不思归返,在诗的前两句中表现诗人的孤独、苦闷之情。“落拓”
崇山游 祈仙古观摩空青,手持铁杖山中行。 浮丘真人不可见,窈窈万谷酣秋声。 扪萝直登六七里,下頫世间真井底。 雷霆震动猎云硠,奕奕灵光夜深起。 尊师有道虎狼驯,瑶草满地山如春。 仙公不归鹤自语,老木夹路龙生鳞。 邓卿顾我三叹息,沧海蟠桃几时得。 千年虎魄尚可餐,会见红颜生羽𦐂。 译文: 我攀登崇山峻岭,寻找仙人的踪迹,只见一座山峰巍峨壮观,仿佛是观摩空青山一般。我手拿铁杖,在山中行走。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