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京华久未归,山中抛却绿蓑衣。
闲来描写虚空看,但说虚空早已非。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情感,最后指出表达技巧及效果。
“落拓京华久未归,山中抛却绿蓑衣”,首句写自己长期在外漂泊,不思归返,在诗的前两句中表现诗人的孤独、苦闷之情。“落拓”,指不得志;“京华”,指京城;“抛却”,意为放弃;“绿蓑衣”,泛指蓑衣。
“闲来描写虚空看,但说虚空早已非”,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闲来”二字写出了诗人心境的悠闲自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虚空”一词写出了诗人对于世事的看法,他看到世间万物都像虚空一样虚幻,一切都没有意义;“早已非”,表明一切事物都不可能永恒不变。
从全诗来看,诗人以“闲来”“抛却”等字,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厌倦、追求自由、渴望超脱的心情。而“空”“早”二词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他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不值得追求和留恋,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体悟。这首诗语言平淡自然,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答案】
落拓京华久未归,山中抛却绿蓑衣。
闲来描写虚空看,但说虚空早已非。
译文:
我长时间在外面漂泊,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闲暇之时,我也抛弃过绿色的蓑衣。
我经常描绘着空虚的世界去观察它,然而我发现虚空早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