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头不巾,旷荡礼数略。
破帽久无缨,时遇大风落。
得君香水珠,感此意不恶。
薰之麝脐馨,贯以青丝索。
细文疑玛瑙,润色映掌握。
颇烦番舶载,亦费巧匠凿。
整冠揖贵人,使我不能乐。
何当从君游,高举谢城郭。
【注释】
- 野人:指作者自谓。头不巾:指头上无帽,即秃头。2. 礼数:礼仪规定。略:《论语》“子路问事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先事鬼。”这里用《论语》中的话作比喻。3. 破帽久无缨(yīng):形容自己生活贫困,帽子破旧,没有带子。4. 时遇大风落:有时遭遇狂风暴雨,帽子被吹掉。5. 香水珠:指珍贵的香料。6. 感此意不恶:意思是得到香水珠这样的宝物,心中十分高兴。7. 薰(xūn):熏染。麝脐馨:麝香的香味。8. 贯:穿、系。9. 细文:花纹细腻如丝。疑玛瑙:好像玛瑙一样的颜色。10. 润色映掌握:指香料颜色鲜艳,与手相映成趣。11. 颇烦:很费心。番舶(bó):古代外国来中国贸易的船。12. 巧匠凿:精美的工艺师雕琢。13. 整冠揖贵人:整理好帽子向贵族致意。14. 使我不能乐:使我快乐不起来。15. 何当:什么时候。从君游:跟随您去游览。16. 高举谢城郭(guò):高举起头,向城里的人表示感谢。城郭:城市,指代朝廷、官府等。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吕尊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之一,他与白居易有师生之谊。白居易在任江州司马期间,曾得到吕尊师的帮助,因此写这首诗以表感激之情。全诗通过描绘自己贫穷的生活和与吕尊师的交往,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彼此的关心。
首联“野人头不巾,旷荡礼数略。”诗人自称“野人”,意在表达自己的清贫和对世俗礼节的不屑一顾。他头顶上没有帽子,衣服也破旧不堪,这反映了他生活贫困的现状。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对那些繁复的礼节和规矩并不放在心上。
颔联“破帽久无缨,时遇大风落。”描述了诗人因为生活的困顿,常常没有帽子戴,而且经常在风大的时候被风吹掉帽子。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艰苦生活和无奈情绪。
颈联“得君香水珠,感此意不恶。”诗人得到了吕尊师赠送的香水珠,内心十分欣喜。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吕尊师恩情的感激之情。
五、六、七联分别描写了诗人与吕尊师之间的交往。第五联“薰之麝脐馨,贯以青丝索。”描述了诗人将香水珠放置在衣襟上,让香气散发开来的情景。第六联“细文疑玛瑙,润色映掌握。”则描绘了香水珠花纹细腻,颜色鲜艳,与手相映成趣的画面。第七联“颇烦番舶载,亦费巧匠凿。”则写出了香水珠制作精美,需要工匠们精心雕琢才能完成。
尾联“整冠揖贵人,使我不能乐。”诗人整理好帽子向吕尊师致意,但内心却感到快乐不起来。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完全融入吕尊师的生活中,无法像吕尊师那样享受富贵和荣华。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吕尊师交往的感慨,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这首《答吕尊师香水珠》是一首赠答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与吕尊师之间的交往,表达了对吕尊师的感激和敬意。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