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公参行省,于此驻旌旄。
至今读书堂,名配匡山高。
秀草带烟雾,长林振波涛。
鄙人思高远,胜日欣游遨。
缅惟草昧初,朔南拥弓刀。
公生将相家,卓荦称人豪。
文场已孤骞,史笔况载掺。
怀公不可见,江水徒滔滔。
姚文公庐山牧庵
【注释】姚文公:即姚崇,字元崇,唐朝名相。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为天下名山之一。牧庵:放牧时搭的草棚。
昔公参行省,于此驻旌旄。
【注释】参:指姚崇曾担任过宰相职务。
自公去后,这里留下了旌旄(一种古代军队中的仪仗,用旗杆顶端装饰羽毛做成)。
至今读书堂,名配匡山高。
【注释】匡山:位于庐山北端,以风景秀丽、山势高峻著称。
秀草带烟雾,长林振波涛。
【注释】秀草:指青翠的野草。烟雾: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长林:指高大茂密的树林。
鄙人思高远,胜日欣游遨。
【注释】鄙人:谦称自己。高远:指志向高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游遨:游览。
缅惟草昧初,朔南拥弓刀。
【注释】缅惟:思念。草昧:指草木未生,比喻混乱不清的时代。朔南:指北方。弓刀: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公生将相家,卓荦称人豪。
【注释】卓荦:卓越不凡。称人豪:被人称赞为英勇豪迈。
文场已孤骞,史笔况载掺。
【注释】孤骞:孤独骞翔,指文章才华被埋没。载掺:载入史册和文集。
怀公不可见,江水徒滔滔。
【注释】怀公:指怀才不遇的人,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江水:指长江。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回忆当年在庐山隐居时的景况,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诗的前两联写庐山的美景以及诗人的感慨。第三联写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看法。最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自己遭遇的无奈之情。整体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