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翠岧峣,青松荫泉石。
道人怀远游,清啸闻终夕。
身被紫霞衣,山川访仙迹。
金陵古形胜,楼观绚丹碧。
皎皎玉林子,觞咏日闲适。
得兹翛然侣,清风生几席。
华月满中天,虚空夜生白。

【注】姚道士:指诗人的朋友姚崇。金陵,今江苏南京。玉林炼师:指道士张果。青松:指山中之松树。紫霞衣:指道士的紫色道袍。终夕:整晚。身被紫霞衣:穿着紫色的道袍。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姚道士前往金陵访友张果时写的一首赠别之作。全诗以清丽的语言,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赞美了友人的高尚品德和远大的志向。

首句“麻姑翠岧峣”,描绘了麻姑山的高峻与秀丽,表达了诗人对麻姑山的赞美之情。麻姑山位于江西上饶县,是道教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第一仙峰”之称。这里的“岧峣”形容山高耸入云,给人以雄浑之感。麻姑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欣赏。

次句“青松荫泉石”,描绘了麻姑山上青松苍翠、泉水潺潺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里的“荫泉石”意味着青松与泉水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麻姑山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有许多古老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如麻姑献寿、仙人下棋等,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第三句“道人怀远游”,点明了送别之人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这里的“道人”指的是姚崇,他是一位有才华且有志向的人。他怀揣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道教的热爱,踏上了寻访张果大师的旅程。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第四句“清啸闻终夕”,描绘了姚崇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整晚他都独自一人,只有清风和清啸声相伴。这里的“清啸”意味着姚崇在夜晚独自吟诵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他的这种孤独和寂寞并没有让他感到沮丧或失落,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接下来五句主要描写了姚崇抵达目的地之后的情景。第五句“身被紫霞衣”,描述的是姚崇穿着紫色道袍的形象。紫霞衣是一种象征道教的服饰,通常由紫红色的丝绸制成,象征着高贵与威严。这里的“被”字表示姚崇已经穿上了这件道袍,成为了一位真正的道教徒。

第六句“山川访仙迹”,描绘了姚崇在山中找到了许多关于张果大师的遗迹和传说。这些遗迹和传说都是张果大师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们见证了这位道家高人的智慧和才能。这些遗迹和传说也激发了姚崇对道教的兴趣和热爱,让他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第七句“金陵古形胜”,描述了金陵(今天的南京)这座城市的美丽和古老。金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这里的“古形胜”意味着金陵这座城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底蕴,值得一游。

第八句“楼观绚丹碧”,描绘了金陵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和美丽的景色。这些高楼大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丹墙碧瓦相映成趣。这里的“丹碧”意味着建筑物的颜色鲜艳而美丽,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这些美丽的景色也为金陵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韵味和魅力。

第九句“皎皎玉林子”,描述了张果大师的形象。他如同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晶莹剔透、高雅脱俗。这里的“皎皎”意味着张果大师的容貌俊美而明亮,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他的这种气质和风度使他在道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第十句“觞咏日闲适”,描绘了张果大师在闲暇时刻饮酒作诗的情景。这里的“觞咏”意味着张果大师喜欢在空闲时间饮酒赋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生活方式使他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提升。

第十一句“得兹翛然侣”,描述了姚崇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这里的“翛然”意味着他们都是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人。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加接近自然、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情和亲情。

第十二句“清风生几席”,描绘了姚崇与张果大师共处一室的场景。这里的“清风”意味着室内的环境清新宜人、空气流通舒畅。这里的“几席”意味着他们在一张桌子上共进晚餐或者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亲密的交流方式让他们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最后两句“华月满中天,虚空夜生白”,描述了夜空中的月亮明亮且圆满,为金陵城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美丽。月光洒落在大地上,使得整个城市都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这里的“虚空”意味着夜空中的月亮非常明亮且清晰可见。这种景象让姚崇想起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友谊和情感,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