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野服鹿皮冠,曾约茅君驾紫鸾。
天外至今风露好,人间何处水云宽。
阴阴木叶藏经榻,簌簌林花缀石坛。
欲趁归舟下吴越,凌风飞佩不胜寒。

诗句释义

1 道人野服鹿皮冠,曾约茅君驾紫鸾。 - 这句描述了诗人所见到的道人身着野服,头戴用鹿皮制成的帽子,并且他曾经与名叫”茅君”的人约定一起乘坐紫鸾飞升。

  • 注释:野服(自然的衣服) - 表示一种简朴、朴素的生活态度;鹿皮冠 - 鹿皮做的帽子,可能象征着高洁或隐逸的生活;紫鸾 - 通常代表高贵和神秘,这里暗示着超凡脱俗或某种神圣的飞行。
  1. 天外至今风露好,人间何处水云宽。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景色的赞叹。其中”风露”和”水云”都是自然界中的美景元素,”风露”可能指山间的清风和明月,”水云”则可能是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 注释:风露 - 指清新的空气和明亮的月光;”天外” - 指天空之外,可能指的是更高远的地方;水云 - 指山间流淌的溪水和飘浮的云雾,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1. 阴阴木叶藏经榻,簌簌林花缀石坛。 - 描述了诗人所见到的山林中的美景。这里的”经榻”和”石坛”是两个具体的事物,分别代表了佛教中的修行场所和道教中的某些仪式场所。
  • 注释:经榻 - 可能是指用于修行的垫子或座椅;”荫阴”(阴阴木叶)形容树木茂盛,遮阴的环境;簌簌林花 - 描述的是树上花瓣轻轻飘落的声音,增添了几分宁静和诗意。
  1. 欲趁归舟下吴越,凌风飞佩不胜寒。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乘船离开的心情,以及在离开前感受到的寒冷和不舍。
  • 注释:归舟 - 回家的船,意味着即将离开;”吴越” - 泛指江南地区,古代以吴越地区为中心;”凌风飞佩” - 形容自己像神仙一般,能够御风而行;”不胜寒” - 表示因为寒冷而感到不适。

译文

道人身着自然之衣,头戴鹿皮帽,曾与茅君相约乘坐紫鸾飞升。
天外至今风景如画,人间何处能比肩?
幽静的树林中,藏有修行之地,周围点缀着花朵和石头。
渴望趁船离去,感受那凌风飞舞的仙风神韵,却仍觉得寒意袭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首句直接点出道人的生活方式和身份特征,通过对比“野服”和“鹿皮冠”等元素,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宗教的尊重。第二句中的“曾约茅君”则透露了与一位名叫“茅君”的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追求,这种关系可能源于他们的宗教信仰或共同的理想。第三句中的“天外”和“人间”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第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于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愿望。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舍,即使要离开这个充满灵气的地方,他也难以抑制内心的寒冷和对温暖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位隐士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