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龙山盛管弦,此时司马亦醺然。
不因席上西风起,谁识参军孟万年。
和张养明九日人名绝句 其二
赏析孟参军的不朽魅力
- 诗词原文
九日龙山盛管弦,此时司马亦醺然。
不因席上西风起,谁识参军孟万年。
- 诗句解析
- “九日龙山盛管弦”:描绘了重阳节在龙山举行的盛大音乐会场景,管弦乐声响亮,场面热闹非凡。
- “此时司马亦醺然”:司马官也沉浸在欢乐之中,酒醉微醺。这里的司马可能是指当时的官员,他与其他人一样沉醉于音乐中。
- “不因席上西风起”:尽管西风吹拂席面,但没有人因此离去,说明孟万年依然坚持留在原地,表现出了他的坚韧与执着。
- “谁识参军孟万年”:表达了诗人对孟万年的赞美之情,认为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才能,值得人们认识和赞赏。
- 译文解读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龙山音乐会的场景和司马官醉态,以及孟万年的坚持精神,展现了一幅热闹而感人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不因席上西风起”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孟万年坚定信念的赞美之情。
- 关键词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龙山:地名,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区或某座著名的山。
- 管弦:古代乐器的总称,这里指代乐队。
- 司马:古代官职名称,此处可能指的是一位地位较高的官员。
- 西风起:秋风起,常与凄凉、离别等情感联系在一起,但在这里却与孟万年坚持留在原地的行为形成对比。
- 参军孟万年:可能是指一个名叫孟万年的人,也可能是诗人自谦之词。这里的“参军”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诗人自己的某种身份或角色。
- 赏析要点
-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龙山音乐会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和人们的欢快心情。
- 诗人通过对比西风起时其他人的离去和孟万年的坚守行为,强调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 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孟万年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独特魅力。
- 这首诗不仅是对节日庆典活动的描绘,更是对人物性格和精神风貌的深刻体现,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