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惟耽饮,虞卿漫著书。
雄文莫吊屈,高士不徵徐。
酒肉朱门臭,尘埃白屋虚。
古交崇节义,时慕蔺相如。
陶令惟耽饮,虞卿漫著书。
雄文莫吊屈,高士不徵徐。
酒肉朱门臭,尘埃白屋虚。
古交崇节义,时慕蔺相如。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陶令惟耽饮:陶渊明只是沉迷于饮酒,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与逃避。
- 虞卿漫著书:虞诩虽涉猎书籍,但并未深入探究,可能反映了他的随和性格或无为的处世态度。
- 雄文莫吊屈:表示那些雄辩的文章无法挽回屈原的悲剧命运。
- 高士不徵徐:表明像孔子这样的贤者不被征召,体现了一种理想的政治追求。
- 酒肉朱门臭:形容权贵之家虽然富丽堂皇,但内部腐朽不堪,食物的臭味也难以掩盖。
- 尘埃白屋虚:白屋指的是贫寒人家,灰尘满布象征着贫穷与简陋的生活。
- 古交崇节义:古代的友情崇尚气节,反映了古人重视道德操守的交友观念。
- 时慕蔺相如:蔺相如以其忠诚和智谋闻名,时人常常以他为榜样。
译文:
陶渊明只是沉溺于饮酒之中,虞诩则只是随意地写写文章,两者都未能深入探索人生的意义。那些雄辩的文辞也无法挽回屈原的命运,而孔子这样的高士却未被征召,这反映了理想政治的追求。权贵之家虽豪华,内里却是腐败不堪,而贫苦百姓的生活更是一贫如洗。古时的友情更崇尚节义,我们时常仰慕蔺相如的智慧和忠诚。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陶渊明和虞诩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对不同社会现象的态度,展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批判。通过对屈原的哀悼和对孔子的尊敬,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同时,通过对权贵与平民生活的描绘,诗人批评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思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