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上人乡里儿,田园将芜非所思。
楚声虽托绝怨怼,高情千古归来辞。
归来忽复河山移,忠愤意切语益微。
白云遥遥望不极,东篱旧菊西山薇。
夷齐奚疑怨耶非,况乃貌此遗世姿。
文行圭璧照方册,飘然仿佛空同时。
子云拟圣诸儒讥,法言美新吾谁欺。
考亭夫子春秋笔,昭然晋室日星垂。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是宋朝的一位文学家。他以诗言志,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羲皇上人乡里儿,田园将芜非所思。
  2. 楚声虽托绝怨怼,高情千古归来辞。
  3. 归来忽复河山移,忠愤意切语益微。
  4. 白云遥遥望不极,东篱旧菊西山薇。
  5. 夷齐奚疑怨耶非,况乃貌此遗世姿。
  6. 文行圭璧照方册,飘然仿佛空同时。
  7. 子云拟圣诸儒讥,法言美新吾谁欺。
  8. 考亭夫子春秋笔,昭然晋室日星垂。

译文:

羲皇时代的人们已经离开了他们的故乡,他们对于田园的荒芜并不感到悲伤。虽然楚声寄托着深深的哀怨,但是这种高远的情怀已经穿越了千年,成为了一首归来的辞章。

忽然之间,河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忠诚和愤怒的情感更加强烈。白云在天际无边无际地延伸,只能远远地望去。而东篱下的菊花和西山上的野草,都成了他们心中的遗世独立之姿。

夷齐这些人,又有何疑忌和怨怼呢?更何况,他们还保持着那种超脱尘世的姿态。他们的言行就像圭璧一样,被照耀在方册之上,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子云等人曾经试图模仿圣人,但遭到了诸儒的讥讽。法言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新的美文,我又能在其中找到什么呢?

只有考亭的夫子能够用春秋的笔法,清晰地记载下晋室的历史,如同日月星辰般永恒。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对历史的深深感慨。他的诗歌语言豪放,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人生的感慨。

首句”羲皇上人乡里儿”,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与真实的境界。然后,”田园将芜非所思”,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楚声虽托绝怨怼,高情千古归来辞”,则展现了诗人对楚国文化和历史的深深敬仰。

诗人描述了自己回归故土后的变化。”归来忽复河山移”,表达了对故土山河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忠愤意切语益微”,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期待。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白云遥遥望不极”,”东篱旧菊西山薇”,都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感慨。它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对历史、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