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宦浮踪水上萍,自怜添却鬓星星。
岭南不见来鸿雁,原上徒看下鹡鸰。
兰菊秋风谁共赏,芭蕉夜雨独愁听。
杖藜莫厌行途远,触眼云山尽画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的《奉使过建阳怀四兄》。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奉使过建阳怀四兄
奉使:奉命出使。建阳:今属福建,在建溪之阳,故称。
注释:奉命去建州(今福建建瓯)出使。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出使途中的感慨诗。诗中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的孤独感和离愁别绪,同时也表达了对四兄的怀念之情。
游宦浮踪水上萍
游宦:指仕途上的漂泊不定。浮踪:比喻飘泊不定。水上萍:水草漂浮在水面上,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如同浮萍一样无根无靠。
注释:仕途上的我像水上漂浮不定的浮萍,没有固定的目标。
赏析:这句诗通过“水上漂”的形象描绘出诗人的仕途生涯,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无奈和迷茫。
自怜添却鬓星星
自怜:自我怜悯。添却:增添了。鬓星星:形容头发稀疏、花白的样子。
注释:自我怜悯,因为鬓角增添了几根白发。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鬓发花白的无奈和悲伤。
岭南不见来鸿雁
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
来鸿雁:远行的鸿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音讯。
注释:岭南之地无法见到远行的鸿雁,意味着音讯全无。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出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原上徒看下鹡鸰
原上:原野之上。下:向下观看。鹡鸰:鸟名,一种生活在北方的小鸟,其鸣声类似“啾啾”。
注释:在原野上向下观看,只能看到几只鹡鸰鸟在飞翔。
赏析:这句诗用“下”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原野上孤独无助的状态,以及他对于远方亲人的渴望和思念。
兰菊秋风谁共赏
兰菊:两种美丽的花卉,常作为清雅高洁的象征。秋风:秋天的风,也可以用来比喻时光流逝。
谁共赏:谁与我一同欣赏这美景?
注释:在这秋风中,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象呢?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失去这些美好时光的惋惜。
芭蕉夜雨独愁听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常用来比喻愁闷的心情。夜雨:夜晚的细雨,也可以用来比喻孤独和忧郁的情绪。
独愁听:独自听着夜雨的声音而感到忧愁。
注释:深夜里独自听着雨声,心中充满了愁绪。
赏析:这句诗通过“独愁听”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忧郁情绪。
杖藜莫厌行途远
杖藜:手杖,古代文人出行时常用以支撑身体。行途远:旅途遥远。
莫厌:不要厌烦。
注释:不要厌烦长途跋涉,因为前方还有更多风景等着我去欣赏。
赏析:这句诗鼓励人们不要因为旅途的艰辛而气馁,而是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