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公府肃,明月到南轩。
开怀纳清辉,林影类溪园。
偶得尘气静,万籁此中存。
物生感气机,候虫噪四垣。
心虚无所入,起坐复何言?
犹云不如雁,飞逝抵高原。
和廉将军村居二章,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范梈《七月初二夜洪州对月怀伯丈亲舍》赏析
诗句原文
初秋公府肃,明月到南轩。
开怀纳清辉,林影类溪园。
偶得尘气静,万籁此中存。
物生感气机,候虫噪四垣。
心虚无所入,起坐复何言?
犹云不如雁,飞逝抵高原。
和廉将军村居二章,译文对照
- “初秋公府肃,明月到南轩。”:初秋时节,公府庄严肃穆,明亮的月光洒落在南边的轩窗之上。
- “开怀纳清辉,林影类溪园。”:敞开胸怀接纳这皎洁的月光,周围的树木影子如同溪边的小园一样。
- “偶得尘气静,万籁此中存。”:偶然间,周围的空气变得异常宁静,所有的声响似乎都消失了,只有自然的声响存在。
- “物生感气机,候虫噪四垣。”:万物都在感应着这种气息,各种候鸟的鸣叫声在院落四处回响。
- “心虚无所入,起坐复何言?”: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或杂念,坐着坐着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 “犹云不如雁,飞逝抵高原。”:我好像看到那大雁比我们飞得更高更远,直达那个高原之地。
- “和廉将军村居二章”:最后两句是和廉将军的村居诗作。
诗句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初秋公府的描写,展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开怀纳清辉”、“偶得尘气静”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超然。同时,诗中的“万籁此中存”和“物生感气机”,则展现了自然万物与诗人心境之间的和谐共鸣。背景与创作动机
范梈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这首诗的创作可能受到了他个人经历、哲学思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追求。文学价值与影响
《七月初二夜洪州对月怀伯丈亲舍》是范梈作品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同时,这首诗也是研究范梈及其时代文化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艺术风格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