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冯年少日,著述此闲居。
不久登朝去,初非与世疏。
旧游何岁月,遗迹尽丘墟。
只有湖千顷,春潮涨雨馀。

【注释】

希冯年少日, 希冯:诗人自指。年少日:少年时代。

著述此闲居, 著述:写作。闲居:隐居。

不久登朝去, 登朝:入朝为官。

初非与世疏, 与世疏:与世隔绝,远离尘世。

旧游何岁月, 旧游:故交老友。

遗迹尽丘墟, 遗迹:遗迹、胜迹。丘墟:废墟。

只有湖千顷, 千顷:一片面积广阔的湖泊。

春潮涨雨馀, 春潮:春水上涨。雨馀:春雨后。

【赏析】

这首诗作于康熙十一年(1672),时顾炎武已年届七十,诗中表达了他晚年的感慨和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开头四句,诗人追忆自己少年时代的志向和追求。“希冯年少日”是说希冯少时立志要建功立业。“著述此闲居”,表明他年轻时就立下了要著书立说的志愿。“著述此闲居”中的“此”指的是他的家乡华亭县南郊的别墅,即有名的“西林书屋”。这个环境优美宁静的地方,是他读书写作的乐园,因而被后人称为“西林书屋”。《清史稿·儒林传》记载:“炎武家居讲学,学者从游,称‘授经堂’。”可见,这个书屋是他讲学的场所。在这里,他不仅从事著述,还经常与朋友们饮酒吟诗,过着一种隐逸的生活。这两句诗概括了诗人早年的志向和追求。

“不久登朝去”,表明他很快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初非与世疏”,表现了他虽身在官场却心系民间,关心国事的品格。

接下来四句抒发了自己对故交老友的思念之情。“旧游何岁月”,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遗迹尽丘墟”,则反映了他对故土荒废的感叹。“只有湖千顷”、“春潮涨雨馀”则是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描绘。“只有湖千顷”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春潮涨雨馀”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己的早年志向、仕宦经历以及家乡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如官场腐败、民生凋敝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