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随地客,小阁看云眠。
涉夏雨寒甚,似秋风飒然。
舞鸾悲镜影,飞雁落筝弦。
好转船头去,江湖万里天。

【解析】

“六月六日卢氏客楼”点明时间,为写诗的缘由。“对雨呈维寅”,交代写作目的,以雨景抒发诗人的感慨。“小阁看云眠”是说在小楼上看云雾缭绕如山似海,诗人由此联想到了隐居生活的安逸,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涉夏雨寒甚”是说夏天的雨水使天气更寒冷,“似秋风飒然”,是说雨声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凄凉,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无奈之情。“舞鸾悲镜影”是说镜子中映出鸾鸟的身影,鸾鸟即凤凰,传说中能辟邪恶,现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破坏。“飞雁落筝弦”是说雁群在空中排成人字形飞翔,而落在筝弦上的声音则像被折断,这里比喻国家危亡,人民遭难。“好转船头去”,是说诗人决定离开,继续前行,“江湖万里天”,是说江湖广阔无边,诗人胸怀壮志地继续前行。

【答案】

译文:

没有家园四处流浪,在小阁楼上看云朵睡觉。

入夏以来雨水很冷,好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凄厉。

舞动的鸾鸟悲伤地照镜自怜,飘落的鸿雁在筝弦上哀鸣。

我只好收拾行囊准备离去,因为前途茫茫只有大海。

赏析:

这首诗作于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下之际。当时作者正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因忧国忧民而作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全诗意境高远,语言凝练而感情充沛,堪称佳作。

首联两句写自己漂泊无定,在客位小阁楼上看云入睡的情景,流露出一种闲散自在的情怀。颔联描写了入夏后天气的寒冷,又借雨声喻秋声,写出了内心的凄凉感伤。颈联用“舞鸾悲镜影”来表现自己的孤寂,以及“飞雁落筝弦”来表达对故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念之情。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要乘舟东去,奔赴前线的决心和豪迈气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