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竹鸟啼邃,清池云影闲。
茗雪炉烟袅,松雨石苔斑。
心静境恒寂,何必月在山。
穷途有行旅,日暮不知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结合着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辨析判断。“密竹鸟啼邃”意思是:幽深竹林中鸟儿的鸣叫声。“清池云影闲”意思是:清幽的池塘上云彩的影子悠闲自在地漂浮。“茗雪炉烟袅”意思是:茶炉上的烟雾缭绕飘渺不定。“松雨石苔斑”意思是:松树下的雨水和石头上的苔痕交相映衬。“心静境恒寂”意思是:当心境平静的时候,境界就永远寂静。“何必月在山”意思是:哪里需要月亮还在山上?“穷途有行旅”,意为:在这穷途末路的地方还有行人。“日暮不知还”意思是:太阳落山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答案】

译文:

幽深的竹林鸟叫声回荡,清幽的池塘上云影悠闲自在。

茶炉上的烟雾缭绕飘渺不定,松树下的雨水和石头上的苔痕交相映衬。

当心境平静的时候,境界就永远寂静。哪里需要月亮还在山上?

在这穷途末路的地方还有行人。太阳落山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清雅绝俗的兰若景象,以幽深的竹林、宁静的池塘、悠扬的鸟鸣、缥缈的香烟、青苔斑石等景物,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淡泊与超脱,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自然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