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流水共泠泠,落木寒山路隔汀。
不是秋来易伤感,夕阳风景似新亭。

【注】野亭:山野中的亭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读书景致。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诗的第一句“书声流水共泠泠”描绘的是一位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听着书的声音,如同流水一般清脆悠扬。这里的“书声”指的是读书的声音,而“流水”则是对声音流动状态的形象比喻。这种环境让人感到宁静、舒适,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书香所包围。

  2. 第二句“落木寒山路隔汀”则转入了视觉感受,描绘的是一片萧瑟的秋景。树木落叶,道路显得冷清,远处的小洲也因为树木的遮挡而显得朦胧。这里的“落木”指的是飘落的树叶,而“寒山路”和“汀”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这种景色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寂与凄凉。

  3. 第三句“不是秋来易伤感”是对前两句景色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在秋日景色中产生的感慨。秋天的到来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伤感情绪,但在这里,作者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而是选择了欣赏眼前的风景。这里的“秋来”指的是秋天来临,“伤感”则是对人们普遍情感的描述。而“夕阳风景似新亭”则是对前三句景色的升华,夕阳下的景色宛如一座新建的亭子,给人一种新的美感。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秋日读书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诗人并没有让景色成为束缚自己的工具,而是以开阔的视野去欣赏周围的美景。这种超然的态度,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