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临泗水,仙境足吟哦。
烟树连淮远,云山入雪多。
济川功不小,经世意如何。
会见沙堤上,春风响玉珂。
【注释】
①泗州:今安徽盱眙。同知:副职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契世南:即契元,字世南,唐代名臣,官至宰相。②“锦衣”句:《唐六典》载,唐武宗时,赐给朝中大臣以锦袍、玉带等物,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和地位。③仙境:指美好的境界或生活。④济川:指济事通达。《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闻之,以为主父为长者,而召见,责问其故,主父对曰:‘方今诸侯力政,强疆中央,大国之王,皆折节下齐桓公。以是观之,人主何得不一降意下比周?’于是齐桓公为主父称说,以此属疏。”这里借指朝廷的恩宠。⑤经世:治理天下,指做官。⑥沙堤:即汴河沙堤桥,位于宋代开封城西。⑦玉珂:古代帝王车驾所饰,此处代指皇帝。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任东川节度使判官期间所作。诗中既赞美了契元赴任的荣耀,也流露出对官场黑暗的忧虑和不满。全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性。
首联写送别场景。作者用“锦衣临泗水,仙境足吟哦”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送别的场面。锦衣是指朝廷赐予大臣的锦袍、玉带等珍贵物品,用以表彰他们的功业和地位。泗州濒临大江,风景秀丽,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诗人在这里与契元依依惜别,不禁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吟咏之情。
颔联写离别时的景色。烟树连淮远,云山入雪多。这里的“烟树”、“淮”,都是诗人眼中的美景;而“云山”则暗指官场上的险恶,给人一种压迫之感。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之情。
颈联抒发自己的感慨。济川功不小,经世意如何?这里,诗人运用了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曾听说,当年齐国桓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曾经亲自到各国去游说。而他作为朝廷的官员,也应当有济世安民的责任感。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失望,朝廷中的权贵们都只顾自己的私利,不愿意为国家分忧。这种矛盾的心情使诗人深感痛苦。
尾联展望未来。会见沙堤上,春风响玉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希望契元能够再次回到汴河沙堤桥上任,继续为国家效力。同时,他也期待着朝廷能够清明起来,不再出现权贵们的腐败和黑暗。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性。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之情,而且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