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亭上午风凉,旋摘枝头荐酒觞。
颗颗登盘青玉莹,金盆沉浸井泉香。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赏析精彩语句的能力。“绿荫亭上午风凉”,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旋摘枝头荐酒觞”中“旋”字,表现了作者对酒的喜爱之情。“颗颗登盘青玉莹”,形容葡萄的晶莹可爱,用“珠”字比喻其圆润可爱。“金盆沉浸井泉香”,形容葡萄的甘甜可口,用“浸”字形容葡萄水甜,用“香”字描写葡萄的清香扑鼻。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葡萄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葡萄的诱人之处。

【答案】

译文:

绿荫下的亭子上吹来凉爽的春风,我立刻采摘了树枝头上的葡萄,用来敬奉酒。

颗颗葡萄就像一颗颗青玉一样晶莹剔透,一口品尝就能尝到泉水般清醇的甘甜。

赏析:

诗一开篇即从写景入手,先描绘出一幅春光明媚、绿树成荫的画面,然后才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这样安排既符合古诗起首的一般习惯,又能使读者一开始就能把握全篇的中心,从而更好地进入诗的意境之中。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绿荫亭上午风凉之际去摘了树上新熟的葡萄。“旋摘”二字表明了诗人动作之迅速、心情之急切。“枝头”“酒觞”等词语,使读者仿佛看到诗人正端坐在树下,一边品着美酒,一边欣赏着满树如珍珠般的葡萄,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时光。“颗颗”,指葡萄串,突出了葡萄的多而大;“登盘”、“青玉”、“莹”,则分别从形色味三方面描绘出这些葡萄晶莹剔透、色泽艳丽的特征。

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而来,进一步渲染葡萄的诱人之处。这一句运用的是拟人手法。将“井泉”人格化,说它被“沉浸”在葡萄之中,这就把抽象的井泉具象化了,使得诗句更加形象生动。同时,“沉浸”与上文的“登盘”呼应,都给人以视觉感受。

最后一句是对前三句的具体化。它通过“浸”与“香”两个动词,具体写出了葡萄的甘甜可口,使人垂涎欲滴。这里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葡萄的甘甜比作“浸”入口中的清泉那样甜美可口,把葡萄的清香比作沁人心脾、令人陶醉的幽香那样让人心醉,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葡萄的美味,并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食欲。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质朴无华,却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诗人通过对绿荫亭上的美景和新鲜可口的葡萄的细腻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闲适自得的文人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