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剪仙花四出黄,枝枝叶叶翠交相。
世人若把黄金比,只恐黄金不解香。

【注释】

百香诗 其四十四 桂花:本诗是作者在《百香集》中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赞美之情。

谁剪仙花四出黄,枝枝叶叶翠交相。:诗人以“谁”为疑问词,表达对桂花美丽外观的赞叹。“仙花四出黄”形容桂花的颜色和香气,黄色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枝枝叶叶翠交相”则是描绘桂花的形态,每一朵桂花都像是绿色的翡翠,相互交织在一起。

世人若把黄金比,只恐黄金不解香。:诗人用黄金来比喻桂花的香味,认为如果用金钱来衡量,那么只有真正的金子才能散发出如此芬芳的香气。这里的“解”是能够、可以的意思,表明金钱无法比拟桂花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桂花的美丽外表和独特的香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谁剪仙花四出黄”以疑问的形式开头,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美丽外观的赞叹。诗人以“谁”为疑问词,暗示着桂花的美丽并非人为所能创造,而是大自然的造化。“仙花四出黄”则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颜色和香气,金黄色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香气则如同仙家之物一般神秘迷人。

第二句“枝枝叶叶翠交相”则是对桂花形态的描绘。每一朵桂花都像是绿色的翡翠,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翠交相”不仅形容了桂花的形态,也赋予了它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三句“世人若把黄金比”则是诗人的议论,他认为人们如果用金钱来衡量桂花的价值,那么只有真正的金子才能散发出如此芬芳的香气。这里的“比”意味着比较或衡量,诗人认为金钱无法比拟桂花的香气,只有真正的金子才能与之相比。这里的议论既是一种哲理思考,也是一种审美判断。

最后一句“只恐黄金不解香”则是诗人的结论,他认为如果用金钱来衡量桂花的价值,那么只会让人们失去对真正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解”是能够、可以的意思,表明金钱无法比拟桂花的香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金钱价值观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的美丽外表和独特香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的观点也引发了读者对于金钱和自然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