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玉,原名郜焕元,清代诗人
郜焕元,字凌玉,号雪岚,生于17世纪,是清代著名诗人。
郜焕元出身于直隶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其生活和创作时期正值清朝的盛世。他不仅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还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凌玉,原名郜焕元,清代诗人
郜焕元,字凌玉,号雪岚,生于17世纪,是清代著名诗人。
郜焕元出身于直隶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其生活和创作时期正值清朝的盛世。他不仅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还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注释】 1、彭禹峰先生:指彭龟年。彭龟年,字子寿,江西临川人,宋末诗人、文学家,元兵南下时,曾为文丞相(赵孟)作《大义赋》,后以文天祥推荐,任太学博士,不久弃官南归;至正十六年(1356),与文天祥同被害于大都之市,著有《东山遗集》。 2、五月:农历的五月。 3、蛮方: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4、醉踏:酒醉后在江楼上漫步徘徊。 5、公子椒兰: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出亡在外时
魏雍伯招游鹿泉诸胜 【注释】: 1. 鹿泉:古地名,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 2. 出:离开。西郊:即西郊地区,指鹿泉。 3. 倦眼豁疏放:形容诗人的眼中充满了疲倦,但心情却很放松,像一幅画一样美丽。 4. 远景带日斜:远处的景色映入眼帘,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 5. 清游恣元畅:在清澈的山水之间自由自在地游玩。 6. 秋气下苍嵓:秋天的气息笼罩着苍茫的山野。 7. 空翠殆难状:形容山林中的翠绿色彩
王幼舆以近诗见贻,即有禹州之游作此奉送兼致怀兵使沈绎堂 闲门尽日补烟萝,竹里逢君有啸歌。 - 诗句解析:这句描述了诗人在自己宅院的闲门旁,终日在烟雾缭绕中修补着篱笆,偶然间与朋友相遇并吟唱诗歌。这里的“补烟萝”形容诗人的生活状态,悠闲而充满情趣;“啸歌”则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情感共鸣。 一卷诗才传白雪,三春客又渡黄河。 - 诗句解析:这句描绘了诗人将一卷精妙绝伦的诗作传播给世人的情景
走笔别程伯建 前年别,城之隈,今年别,江之浒。 黄鹄高骞野惊翔,苍龙昼立瘦蛟舞。 沙洲烟草绿茫茫,棕笠泥鞋九日雨。 欧长卿,李云田,偕子同来送别船。 别船日暮芙蓉老,满酹清酤问秋昊。 相逢意气感须眉,二子不言子更悲。 昨日上书不见收,低头幕府终何为。 闻君杖策向长安,水落桑干木叶寒。 黄金谁荐中涓马,易水空怜壮士冠。 君不见郎官湖上李白游,至今魂魄尚堪留。 又不见蓬荆深没楚王台,阴雨啾啾鬼夜哀。
过顺德有怀沧溟先生 中原二子盛当时,历下文章晚更奇。 识得峨嵋天半意,黄榆高处自题诗。 注释:中原地区的两位才子在当时非常出名,而济南的才子们则在晚年更加出色。我懂得了峨嵋山的高远与雄浑,黄榆树高高地生长在山顶,那里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沧溟先生的怀念之作。首句“中原二子盛当时”,诗人首先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两位才子。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才子,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声名显赫。接着
夏人叔从禹峰先生为湖南之游 之子湖南去,扁舟意若何。白云衡岳满,青草洞庭多。 幕府裁铙曲,迁人依棹歌。只愁扬子宅,蚤暮少经过。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之子湖南去”:此处的“之子”指作者自身,表明即将离开此地前往湖南。这里的“湖南去”表达了对家乡或友人离别的情感,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或生活。 2. “白云衡岳满”:描述了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和岳麓山被洁白的白云覆盖的景象
【注释】 1. 铁衣:战甲。临戎日:临战之日,指参军作战的日子。 2. 转战功:转战立功。 3. 射虎:传说李广曾以射虎著称。 4. 雕虫:指小技、雕琢的技艺。扬雄:汉代辞赋家。《汉书·扬雄传》载,扬雄作《太玄》一书,因“玄”为黑色,故称“雕虫”。 5. 代马:古时北方称为代地,其地出产好马,故称代马。 6. 江湖险塞中:指边疆地区,边塞险峻之地。 7. 扶桑:传说中的国名。此处借指日本
【注释】 过顺德:到顺德县。顺德,地名,今属广东。沧溟先生:指徐文长的字号。 宗:继承,发扬。 秋生郡阁雁萧萧:秋风中,群雁向南飞去,声音凄凉悲壮。郡阁:郡中的书屋。萧萧:形容雁叫声凄厉。 文章未老山河在:徐文长的文章没有衰老,他的故土山河仍在。 词客英灵正可招:有才华的词人英灵,正是值得招揽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已故好友的诗。作者在诗中回忆了与友人交往的一些往事
赴东壑遥望五龙雪色 赴:前往。东壑:指山中的深谷。遥望:远望。五龙:指五条溪水,在山中蜿蜒流淌。 译文:我前往山中的深谷去远望那五条溪水的雪景。 注释:“赴”是“前往”,表示动作。“东壑”指的是山中的深谷。“遥望”是远望的意思。“五龙”指的是五条溪水,在山中蜿蜒流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去山中深谷远望五条溪水的雪景。首句点明了诗人前往的地方是山中的深谷
【解析】 “别后俱多难,归来独可怜”:自从离别以后,大家都遭遇了种种灾难和困难,而你却只有我一个。这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的别离之苦及自己独处异乡的痛苦之情。 “兴吟吴苑草,泪尽郢门烟”:《楚辞·招魂》中有“吴质不入楚,楚君不下齐。去时谢不行,归时彭祖衰”。这里用《楚辞》中的典故来表达诗人思念故国的情怀,同时以景结情,抒发诗人对故国思念的深情。 “万事还乡井,孤身历岁年”:无论世事怎样变迁
清浙江永康人,初字枫江,改字月樵,号桃溪渔隐。 历任金华知府、湖北道员。 归田后致力于聚书,建十万卷楼。 于杭州设“退补斋书局”,刻书以精审见称。 曾辑编《金华丛书》。 著有《识字一隅》、《闻见录》、《乡贡录》、《退补斋诗文存》等。 生卒年:
夏沚是清代的诗人,字春茵,曾因才华出众而闻名,晚年更因为其诗文价值高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生平、作品及其在文学历史上的定位都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 夏沚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是浙江乌程(今属桐乡)人或江西上元(今南京)人,但具体籍贯尚有争议。据史料记载,他少时便有非凡气质,傲视同侪,并以其出色的诗文才华在文人之间引起了广泛关注。康熙十八年,他曾被推荐参加考试,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通过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