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丹
【解析】 (1)“我如倦鹤游天末,一饮一啄讨生活”,诗人以自喻,表达了自己像疲倦的仙鹤在人间游荡求取衣食。 (2)“我本野鹤性未驯,翱翔江汉秋复春”,诗人以野鹤自比,表明自己不羁的性格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表现了对江汉地区的喜爱与依恋之情。 (3)“牟陈二公招鹤侣,引我黄鹤楼头看鹤舞”,牟陈二公指唐玄宗、李白之友崔宗之和杜甫的友人高适等,他们邀请李白一同观赏黄鹤楼前的鹤群舞蹈。
【解析】 此题的考点是名句默写。理解性默写的题目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鹤”“弦”等字的书写。 【答案】 ①我渴望有一把琴和一只鹤,能和我一起和谐地齐鸣高歌。②只希望邻里之间都听不到鹤的鸣叫。③黄鹤楼里举行酒宴。④弹起琴声唱起歌。⑤形容琴声歌声高亢激越
荆州大堤行 城捍兵戈堤捍水,堤亘如城固如砥。堤防乃与城防同,能守则生不则死。 注释:城墙用来抵御战争,堤坝是用来阻挡水流的。它们像城墙一样坚固,像台阶一样平坦。堤防与城市防御相同,如果能够守住,就能生存下去;如果被攻破,就只能死亡。 荆州形胜雄崔嵬,川源远自岷峨来。喷雷滚雪日千里,啮噬堤岸愁倾颓。 注释:荆州地势险要,雄伟壮观。它的水源来自遥远的岷山和峨眉山。江水奔腾咆哮,喷出雷鸣般的巨响
荆州大堤行 水利工程水灾害频发,全靠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生死存亡一线悬,如同垒卵危如累桑。 君不见鸱鸮(chī xiǎo)彻桑土,牖户绸缪当未雨。希望人们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堤坝安全。别等到羊亡牢始补,为时已晚! 释义: 荆州大堤行:这是一首表达水利工作者在面对水利水害时,如何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力挽狂澜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水流带来的洪水灾害,表达了对水利工作者无私奉献和坚守岗位的赞美。 水利水害纷无常
我如倦鹤游天末,一饮一啄讨生活。 我本野鹤性未驯,翱翔江汉秋复春。 牟陈二公招鹤侣,引我黄鹤楼头看鹤舞。 黄鹤一去几千年,剩有危楼矗高渚。 主人款客开琼筵,凤髓麟脂玉液泉。 一杯一杯互酬劝,高谈幽赏娱群贤。 谪仙才调冠千古,万丈文光谁与伍? 衡湘自昔为屏藩,鹤有余粮实天庾。 维扬何逊鹤丰姿,水部改为农部司。 今日持筹奠全楚,挽粟飞刍裕度支。 吏部文章中郎隶,渊源本出子云系。 清白传家守四知
城捍兵戈堤捍水,堤亘如城固如砥。堤防乃与城防同,能守则生不则死。 荆州形胜雄崔嵬,川源远自岷峨来。喷雷滚雪日千里,啮噬堤岸愁倾颓。 北岸之西四万九千丈,几费缗钱逾万帑。南岸之堤五万四千丈有余,滨江如带环田庐。 自明迄今数百载,过眼沧桑几兴废。修举全资保障十,下隰高原供灌溉。 我来鄂渚阅五秋,年年鼓浪腾洪流。潜沔江汉祸尤烈,天乎何酷民何尤。 民不怨天咎在吏,吏视民命如儿戏。可怜吏饱民益饥
清浙江永康人,初字枫江,改字月樵,号桃溪渔隐。 历任金华知府、湖北道员。 归田后致力于聚书,建十万卷楼。 于杭州设“退补斋书局”,刻书以精审见称。 曾辑编《金华丛书》。 著有《识字一隅》、《闻见录》、《乡贡录》、《退补斋诗文存》等。 生卒年:
清浙江永康人,初字枫江,改字月樵,号桃溪渔隐。 历任金华知府、湖北道员。 归田后致力于聚书,建十万卷楼。 于杭州设“退补斋书局”,刻书以精审见称。 曾辑编《金华丛书》。 著有《识字一隅》、《闻见录》、《乡贡录》、《退补斋诗文存》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