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岸口黄陵庙,苦竹丛低雨气昏。
相唤相呼泥滑滑,长途多少客销魂。
《题鹧鸪》
湘江岸口黄陵庙,苦竹丛低雨气昏。
相唤相呼泥滑滑,长途多少客销魂。
注释:在湘江的江岸口边,有一个名为黄陵庙的地方,苦竹丛生低垂着雾气,仿佛被雨水打湿一般。每当人们相互呼唤时,脚下的泥土会变得滑腻,使得长途跋涉的旅人心中充满了忧愁,难以自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稍显忧郁的江南景色。第一句通过“黄陵庙”这一地标性建筑引出主题,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氛围;第二句则通过“苦竹丛低”和“雨气昏”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湿润的环境感觉,增强了诗中的幽静与深邃。第三句“相唤相呼泥滑滑”不仅增添了旅途的艰辛,更通过泥泞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为后续的情感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后一句“长途多少客销魂”,则直接点明了诗的中心思想,即在长途旅行中,那些四处游历的人往往因为思乡或怀人,而感到无比的忧伤和孤独,甚至销蚀了他们的灵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种种情感体验的深刻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