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闇闇草接天,已愁春尽更闻鹃。
落花飞絮都成恨,痛饮狂歌浑欲颠。
起舞有人如谢尚,著书无意似伶玄。
绣筵宝瑟何时会,割锦缠头不计钱。
绿树阴阴草接天,已愁春尽更闻鹃。
落花飞絮都成恨,痛饮狂歌浑欲颠。
起舞有人如谢尚,著书无意似伶玄。
绣筵宝瑟何时会,割锦缠头不计钱。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详细解读:
首联“绿树阴阴草接天,已愁春尽更闻鹃”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绿色的树木和草地连成了一片,与天空相接。然而随着春天的消逝,杜鹃鸟的啼鸣更加让人感到忧愁。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颔联“落花飞絮都成恨,痛饮狂歌浑欲颠”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绪。诗人看到飘零的花瓣和飞舞的柳絮,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哀愁。而诗人则借酒消愁,放声高歌,似乎已经失去了理智,即将陷入疯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衬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颈联“起舞有人如谢尚,著书无意似伶玄”转向了对他人生活的描写。诗人想象着有人在起舞时像谢尚一样优雅,而在写作时则像是在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这与诗人自身的创作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谢尚”和“伶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特质被用来比喻他人。
尾联“绣筵宝瑟何时会,割锦缠头不计钱”则是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诗人幻想着在某个华丽的宴会中,能够与朋友们共享欢乐,但现实中却很难有这样的机会。而当他人为了娱乐而挥金如土时,他却已经没有金钱的概念。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和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述、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他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赏析:
赵孟頫的《次韵章得一同原父侄游兰泽》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才华和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诗中的“绿树”、“杜鹃”、“落花飞絮”、“谢尚”、“伶玄”、“绣筵”、“宝瑟”等意象,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