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向何处,稽山镜水边。
若为无贺老,兴尽便回船。
注释:载着美酒向何处?在稽山与镜水的旁边。假如没有贺知章,那兴尽就会回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诗人用“稽山”、“镜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载酒向何处,稽山镜水边。
若为无贺老,兴尽便回船。
注释:载着美酒向何处?在稽山与镜水的旁边。假如没有贺知章,那兴尽就会回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诗人用“稽山”、“镜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注释】渺渺:遥远的样子。烟波:指江湖水面的雾气和水波。盟鸥鹭:比喻与自然为友。五湖:泛指太湖一带。王侯:指权贵。管甚:何必。 【赏析】这是一首写渔父生活态度的诗,诗人以清高淡泊的情趣来描绘渔父的形象(“渔父词二首”是一组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诗的开头两句,用简洁的文字勾画出一幅渔人驾着小舟,在茫茫烟波中悠然自得地飘流的画面。“渺渺”,写出了水天相接、一望无际的辽阔景象;“烟波”
【解析】 此诗是写杭州的灵隐寺山门,“灵隐”“龙涧”指山门。前联描写灵岩寺一带的自然风光。后联写山门外的湖上月色。 译文: 龙涧回风,山谷中松涛声连着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树的影子映在湖面上。 赏析: 灵隐寺是杭州最古老的寺院,位于飞来峰下、北高峰西侧,始建于东晋。该寺历史悠久,历代高僧辈出,有“东南佛国”之美誉。诗人登临灵隐寺,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副对联。“灵隐”,点题,表明了诗人登临的目的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美景和放鹤的宁静意境。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题孤山放鹤图 其一": 这是诗的题目,指的是诗人创作的《孤山放鹤图》的第一幅画。 2. "西湖清且涟漪,扁舟时荡晴晖。": 描述了西湖的美丽景象。“清且涟漪”意味着湖水清澈透明,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扁舟时荡晴晖”则描绘了小船在阳光照耀下轻轻摇曳的景象。 3. "处处青山独往,翩翩白鹤迎归。":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元豐元年(西元一零七八年)二月十二日在徐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内容描写了作者与友人欢聚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满捧金卮低唱词 - “满捧金卮”:意思是捧着满满的一杯酒(卮),这里的“卮”指的是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 “低唱词”:低声吟唱着诗词。 第二句:尊前再拜索新诗 - “尊前”:指酒席前的酒杯。 - “再拜”:再次下拜,表示尊敬。 -
浪淘沙令 今古几齐州,华屋山丘。 杖藜徐步立芳洲,无主桃花开又落,空使人愁。 波上往来舟,万事悠悠。 春风曾见昔人游,只有石桥桥下水,依旧东流。 赏析 这首词作于南唐后主李煜被囚汴京期间,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在失去故国后的孤独与哀愁。词中的“帘外雨潺潺”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意解读 首句“今古几齐州”
【译文】: 潮汐的起伏何时能停息。送别的人已衰老。 消沉的心情是无穷无尽的。都在长空、淡淡鸟儿飞中。 海门几处绿青山很矮小。望极烟波渺渺。 何时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东方日出时。 【注释】: 1.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春如锦”、“一斛珠”等。 2. 浙江舟中作:在浙江江面上作的一首词。 3. 潮生潮落何时了:潮水涨起又退下,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潮生潮落,指潮汐涨落。 4. 断送行人老
虞美人 池塘处处生春草。芳思纷缭绕。 醉中时作短歌行。无奈夕阳、偏旁小窗明。 故园荒径迷行迹。只有山仍碧。 及今作乐送春归。莫待春归、去后始知非。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秋蕊香”、“南乡子”等。 池塘处处生春草:春天的池塘里到处都是新生的绿草。 芳思纷缭绕: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思念。 醉中时作短歌行:在醉酒的状态下吟唱着短歌。 无奈夕阳、偏旁小窗明:但可惜的是
注释: 1. 东吴震泽州:东吴,指的是古代的吴国,震泽州,是现在的苏州。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住在东吴的震泽州。 2. 烟波日日钓鱼舟:烟波,指的是烟雾弥漫的水波,日日,表示每一天,钓鱼舟,是指渔船。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烟雾弥漫的水波中每天都要坐渔船去钓鱼。 3. 山似翠,酒如油:山似翠,是指山的颜色像翠绿色,酒如油,是指酒的颜色像油一样亮。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上的颜色像翠绿色,酒的颜色像油一样亮。 4.
注释: 1. 昔年曾到孤山,苍藤古木高寒。 2. 想见先生风致,画图留与人看。 译文: 曾经来到过孤山,看到苍老的树木和藤蔓,它们高大而寒冷。 想象着先生的风度,他的画作让人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观察画面中的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首句“昔年曾到孤山”,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到过孤山的经历,孤山上有苍老的树木和藤蔓,给人一种高大而寒冷的感觉。次句“苍藤古木高寒”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阆苑:指仙境。三千客:形容客人很多,有三千人之多。 明月:明亮的月光。扬州第一楼:指扬州城楼上的观景楼。 赏析: 这首春联以春风、明月为背景,赞美了扬州城的景色。上联“春风阆苑三千客”,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在阆苑(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中,有三千个客人正在欣赏春天的气息。下联“明月扬州第一楼”,则描绘了扬州城的美景:在明月之下,有一座观景楼,是扬州城中最美丽的建筑
注释: 坟墓在万里之外,我在外面漂泊已经五年了。 谁人没有父母呢?当我把目光从书卷上移开时,心中不由得涌现出一股哀愁。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借“松楸图”抒发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感慨。首联写自己远离故乡、宦游他乡已有五年的时间,但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颔联写自己思念家乡和亲人,感叹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他们;颈联写自己虽然有父母,但是当他们去世时却无法与他们见面,只能通过书籍来了解他们
黄葵词 仙掌郁金衣,朝阳风露晞。 可怜蜂与蝶,秪解弄春晖。 注释: 黄葵词:指咏黄葵(即向日葵)的诗。 仙掌:形容向日葵的茎端像仙人的手掌一样,向阳而生。 郁金衣:形容花瓣如金色的衣服。 朝阳风露晞:指太阳初升,阳光照射在花上,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可怜:可惜、遗憾之意。 蜂与蝶:比喻人世间的欢乐和幸福。 祗(zhǐ):只是、仅仅。 弄:欣赏、享受。 春晖:春天的阳光
注释: 澄江漾旭日,青嶂拥晴云。 孤舟彼谁子,应得离人群。 译文: 清澈的江水倒映着初升的太阳,青翠的山峦环绕着晴朗的云彩。 孤独的小船载着我这个无依无靠的人,应该离开这拥挤的人群。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作者孤独心情的诗。首句“澄江漾旭日”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清澈和旭日的辉煌,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次句“青嶂拥晴云”则通过青翠的山峦和晴朗的云彩,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注释:越山隔涛江,风起不可渡。 译文:《题彦敬越山图》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画面中越山高耸入云,波涛汹涌的江水从山上奔腾而下。然而,由于风起浪涌,无法渡过这道阻隔。在图中看到,居然是烟雾弥漫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中的越山景象。首句“越山隔涛江,风起不可渡”描绘了越山高耸入云,波涛汹涌的江水从山上奔腾而下的壮美景色。次句“时于图中看,居然在烟雾”则表达了诗人站在画中
独夜,意为独自过夜;秋风动林叶,形容秋天的风很大;夜雨滴池荷,形容夜晚的雨打落了池塘里的荷叶;孤客睡不着,形容自己孤单一人难以入睡;乱蛩鸣更多,形容蟋蟀在夜里叫得厉害。全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译文: 独夜独坐,秋风扫过树梢,林叶纷纷飘落;夜雨滴滴答答地落在池子里的荷花上。我独自一人无法入眠,因为外面有蟋蟀在不停地叫着。 赏析: 此诗以“独夜”为题
释义:先父的同年老友,只有这位年迈的人还在。安心得到禅悦,闭户是最高的尊崇。 注释:先子:先父;同年友:同年考中的朋友;此老存:只有这位年迈的老人还健在;安心得禅悦:心里安定得到禅宗的愉悦;闭户:关闭门;道弥尊:最高的尊崇;这里指禅宗。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先父的怀念之情。他通过描绘先父的生平和晚年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禅宗文化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