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雉朝雊雊且飞,谁家女儿采桑归。
欲折花枝插丫髻,还愁草露湿裳衣。
【诗句释义】
野雉朝雊且飞,谁家女儿采桑归。
野鸡早晨鸣叫着飞翔,是谁家的姑娘在采桑回来?
欲折花枝插丫髻,还愁草露湿裳衣。
想要折断树枝插在发髻上,可是担心草上的露水沾湿了衣裳。
【译文】
清晨,野鸡高声啼叫,在天空中飞翔,那是哪家的女儿在采摘桑麻呢?
她采摘了桑叶后,准备回家,但这时天已渐渐亮起来,她怕露水打湿了她的衣裳。
她打算将枝条折断,插在她的发髻上,但此时天色已明,她恐怕会弄脏了衣服。
【赏析】
《采桑曲》是唐代诗人无名氏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春天里到野外采桑的场景,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野雉朝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野鸡在清晨时分高歌着飞翔,这是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而第二句“谁家女儿采桑归”,则引入了主题,展现了一个女子在采桑归来的场景。这一场景与前一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接下来的句子“欲折花枝插丫髻”和“还愁草露湿裳衣”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女子的情感和状态。她想要把采摘的花朵插在自己发髻上,但是又担心草上的露水会打湿了衣裳。这两句话既表现了她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出了她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她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同时也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