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崒嵂摩青天,小山平远通云烟。
商侯胸中有丘壑,信手落笔分清妍。
阆风玄圃元不远,粲烂金碧流潺湲。
参差涧谷楼观起,萦纡石路朱桥连。
松风飕飗响虚阁,棋声剥琢来群仙。
渔歌樵唱渺何许,纶巾羽扇清溪边。
高情自有泉石趣,凉意不受尘埃缠。
世间书画亦岂少,谁能真赏如公贤。
华堂风日不到处,绝胜绣幕空高悬。
举觞酌酒为公寿,眼明对此三千年。
【注释】
大山崒嵂摩青天,小山平远通云烟。商侯胸中有丘壑,信手落笔分清妍。阆风玄圃元不远,粲烂金碧流潺湲。参差涧谷楼观起,萦纡石路朱桥连。松风飕飗响虚阁,棋声剥琢来群仙。渔歌樵唱渺何许,纶巾羽扇清溪边。
【译文】
高山耸立直插青天,小山平缓与云烟雾交融相连。商侯胸中有丘壑,信手落笔分清妍。阆风玄圃不远,灿烂金碧流潺湲。参差涧谷楼观起,萦纡石路朱桥连。松风飕飗响虚阁,棋声剥琢来群仙。渔歌樵唱渺何许,纶巾羽扇清溪边。
高情自有泉石趣,凉意不受尘埃缠。世间书画亦岂少,谁能真赏如公贤。华堂风日不到处,绝胜绣幕空高悬。举觞酌酒为公寿,眼明对此三千年。
【赏析】
此诗题作“开府宅壁画山水歌”,当是作者于元代至元元年(1264),游蒙古贵族开府之宅所作。此首为第一段,描绘了开府宅内画壁的山水景色和人物活动。
开头四句写开府宅内的画壁山水,以雄壮开阔的意境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宏大的空间里:巍峨的大山矗立天际,而小山则伸展到远处,仿佛与天空相接。接着诗人又用一句过渡句,把视线从大山上移向山下,描绘出商侯居所周围美丽的景致:商侯胸中有着宏伟的山水图,他信手挥洒,便将山水画得如此清新秀丽。这里的“商侯”指的是元朝开国功臣张柔。
下面六句描写的是开府宅中的画壁山水中的景物及其变化,以及人物的活动。诗人先写山水画中山峰、山谷的景象,再写楼台亭阁、石径、桥梁等建筑。这些景物在诗人笔下显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并有声有色地展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气势。接着他又通过描写松风、棋声、渔歌、樵唱等声音,烘托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气氛。最后,诗人以“高情”二字收束前文,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最后四句描写的是开府宅内的人物活动。诗人先写主人宴请客人,主人眼睛明亮,对画中的景物一目了然。接着又写出主人在宴席上举杯祝酒,为开府宅内画壁山水的作者张柔祝福。最后两句说,虽然世上的书画作品不少,但是谁能够像张柔这样真正欣赏山水之美呢?这里表达了对开府宅内画壁山水作者张柔的赞美之情。
诗人由赞美张柔转而称赞开府宅内画壁山水本身。诗人认为,尽管世上有许多山水画,但是开府宅内的画壁山水却更胜一筹,因为它不仅具有艺术美和美感,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山水画的独特见解和高度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