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对月干戈里,忍向樽前更浩歌。
月满又逢新节序,影微难验旧山河。
霓裳犹记开元曲,桂籍空怀进士科。
矫首广寒宫阙近,欲将消息问姮娥。

【解析】

此诗是写对月怀古之作。首句点明时间,“干戈”指战争,十年来,作者在战争中度过,如今又值中秋之夜,面对圆月自然感慨良多。“忍向樽前更浩歌”,是说在这和平安定的年代里,自己却要强抑心中的哀思,不能高唱战歌了。第二联紧承首联,进一步写自己的感慨。诗人想到:月亮又圆又大,可又逢到新节令,而自己却身在兵荒马乱之地,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呀!第三联由眼前的月夜联想到过去的开元盛世和进士科,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十年征战,我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斗,怎能再对着酒杯高歌呢?

月光普照万物,又到了中秋时节,可惜旧山河已不复存在;

那《霓裳羽衣曲》,还记得是唐代玄宗皇帝的曲子;

当年科举考试中进士,也只记得桂冠荣耀,却忘了功名富贵。

抬头遥望广寒宫阙,想问一声嫦娥姐姐,你是否把我牵挂?

赏析:

此诗为作者客居异乡时所作。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元宵节、灯节、朝节等,是中国与汉字有深厚渊源关系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上元节起源于古代祭祀天神的仪式,由上古时期的祭祀神灵演变而来。据《周礼》记载,上元节是祭神的节日,后因道教神仙传说的流传而受到佛教的影响。唐以后,上元节被定为国家大节。

这首诗是作者在上元佳节之际所作。诗人首先抒发了对和平年代的向往之情,并由此引发了对自己往事的追忆,其中既有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也有对科举制度的讽刺。诗人以明月为媒介,将自己的感伤、怀旧、忧思和希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婉而又深沉的艺术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