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象山中白昼闲,紫烟楼观凤笙寒。
试分玉井三秋露,戏写方壶九叠山。
老树模糊常带雨,茅茨潇洒镇临湍。
知君隐处浑如此,持向荷峰锦水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表达。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分析诗中所表现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同时要注意诗句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提示。
“为高安何思恭题方壶所画山水”,这是第一句,点明题画的对象是何思恭在高安县所画的一幅水墨山水画。“古象山”即象山,是浙江宁波市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昼闲”,指日头照得山中十分安静。“紫烟楼观凤笙寒”,写观看画中的景物。“紫烟”,形容烟雾弥漫。“楼观”,指楼阁、亭台。“凤笙寒”,意指画中楼阁亭台显得冷清、幽静。“试分玉井三秋露”一句,写自己观赏画中景物的感受。“玉井”,指井,这里代指井泉。“三秋露”,指深秋的露水。“玉井三秋露”,意为井中深秋时节的露水。“戏写方壶九叠山”一句,写自己的创作。“方壶”,指传说中的仙宫。“九叠”,指层叠。“戏写”,“随意地写”。这句说随意地写画中的山水。“老树模糊常带雨,茅茨潇洒镇临湍”,写自己对画作的赏析。“老树”,年久失修的树。“带雨”,被雨水打湿。“茅茨”,草屋顶。“潇洒”,洒脱自如。“镇”,一直。“临湍”,水流湍急。“湍急的江流冲刷着茅屋,而那苍劲挺拔的老树依然常受雨水的打湿。”这句是说,画中那苍劲挺拔的老树,虽然年久失修,却依旧常受雨水的打湿;茅屋虽经风雨,依然洒脱自如,不拘小节。“知君隐处浑如此”一句,写画中的景致与自己内心的相通。“知君”即知道您的意思。“浑”,全都。“隐处”,隐居之处。“如此”,如此这般。“荷峰锦水”,用《南史·檀道济传》中的故事,以比喻何思恭的画。“檀道济曾隐居在会稽山的南面,有座山峰名叫‘荷峰’,山上有条溪流叫‘锦水’。”这里用以说明画家何思恭的作品,也像会稽的“荷峰”一样高耸入云,如“锦水”一样清澈美丽。“持向荷峰锦水看”,写自己对画的评价和赞赏。“持”,拿着,引申为欣赏、玩味的意思。“荷峰”即会稽山的南面,“锦水”是绍兴的母亲河——鉴湖水。两句意思是说:拿它来观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