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盗万物,万物更盗之。
匪盗不成功,东陵亦无时。
所以巢居子,轩裳不能羁。
高度跨世外,澹然守无为。
桎梏有形内,但为此人嗤。

【解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之士的生活态度的诗。首二句说天地万物都受天地之气所支配,而人又从万物中得到生存。“天地盗万物”是说自然界是人的对立物。“盗”字,是说万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人施加压力或影响,使人不能安其位。“更盗之”,是说万物都在以自己的存在方式来对人施加压力或影响,使人不能安其生(即不得安宁)。这里用“盗”字,是拟人化写法。三、四句说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像天地一样去顺应万物,才能不遭失败。“东陵”,指隐居之地。“无时”,即无所事事,没有作为。“巢居子”,指隐者。“轩裳”,指显贵的官爵。“羁”,束缚,约束。“高度”、“澹然”两句,写隐者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度世外”,意谓超越世间。“澹然”,安然自得的样子。“澹然守无为”与上“高度跨世外”相照应,表明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桎梏”两句,写隐者的清高傲世。“桎梏”,古代刑具的总称。“内”,指身体内部。“嗤”,讥笑。这两句说,即使有形的枷锁,也不能束缚住一个人,人们只会因此而讥笑他。此两句与上两句“东陵亦无时”“但为此人嗤”呼应,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看法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逸之士的生活态度的诗。诗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来对人施加压力或影响,从而使人不能安其位、获其生。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像天地一样去顺应万物,才能不遭失败。诗人认为隐者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只是拘于形式而缺乏思想,就会被视为可笑,甚至被讥笑。所以,只有高度地脱离世俗,才能够在世上真正得到自由和解脱。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把天地与人进行对比,把世俗与隐逸进行对比,把形与神进行对比,从而表现了诗人的人生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