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宦久王宫,田庐怅榛翳。
慈闱九原恨,丘陇谁与治。
晨兴郁南望,雨泣伤掩袂。
谒告遂言还,攀号展情事。
登途适长夏,飞旆拂空翠。
冠盖拥都门,遥遥揽征辔。
江澄采石月,目断青山寺。
□□□□□,挥毫寄离思。
【注释】
①舍人:指诗人的朋友王维。②归姑孰:王维曾为监察御史,任所是宣城(今安徽宣城县)。姑孰县,治所在姑孰山,在今安徽芜湖市东南。③王宫:指朝廷。④田庐:指自己家乡的草屋。⑤慈闱:对母亲或妻子的敬称。九原恨:对死去母亲的思念和遗憾。⑥丘陇:坟墓。⑦郁:愁闷。⑧谒告:请假。言还:表示归来之意。⑨攀号:拉着王维的手不放,表示挽留他的意思。⑩长夏:夏天。①飞旆:旌旗。拂空翠:指旌旗在青天中招展。⑩冠盖:古代官员的冠帽和车盖,这里代指王维等人。都门:城门。遥揽征辔:指王维等官员在城外相望。都门,指京城长安。①江澄:即江澄浦,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采石:古名采石场,在江澄浦附近,是长江渡口。月:这里指月亮。青山寺: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南郊。⑩□□□:指“挥毫寄离思”中的“离思”二字的偏旁部首。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送友人王舍人归故里姑孰省亲的诗。全诗写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开头四句写久宦思乡、辞官返家的情怀。中间八句写王维与友人告别的情景。结尾二句写友人离去后,王维独自登程远行。全诗写得缠绵悱恻,委婉多情,充分表达了作者羁旅怀乡的伤感情绪和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山水田园诗人著称,有“诗佛”之称。他的诗意境优美,清新淡雅,善于捕捉生活中最细微动人的情景,表达出一种清丽幽静的美感。此诗就是一首描写送友归家的抒情小诗。
开篇四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游宦久宦,意即仕途不顺,久困王宫,这从“田庐怅榛翳”一句可以体会出来。这两句说:我长期在外做官,心中常感惆怅不安,因为故乡荒废了,而自己的心却像榛树一样茂密了。“九渊恨”,“丘陇谁与治”,这一句是化用《诗经》“悠悠我心,孔棘我念”的语意,说自己对亡母的思念之情是多么地深重啊!“谁与治”也就是无人能治理、安葬的意思。“谁与治”在这里是反语,意思是无人能治理、安葬我的亲人。“丘陇”,指坟墓。
下面四句,写与友人告别的场景。“晨兴”,清晨起来。“南望”,向南眺望。“雨泣伤掩袂”,雨下得很大,使人伤心流泪,只好用手掩住衣袂。“谒告”,请假回家。“遂言还”,于是表示要回来。“攀号”,拉着王维的手不放。“展情事”,表示挽留王维的意思。“登途适长夏”,登程正好是长夏时节,这是夏天的炎热时期,天气热得使人受不了,所以叫长夏。《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盛德在凉风。”这里的“长夏”就是盛暑的时候。“飞旆”,旌旗在空中飘扬。“拂空翠”,指旌旗在青天中招展。“冠盖”,古代官吏的头巾和帽子,这里泛指王维他们一行的官员们。“都门”,指京城长安。“遥遥揽征辔”。“遥遥”是遥远的样子;“揽征辔”,指王维等人在城外相望。“江澄采石月”,江澄采石,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这句的意思是说,江澄采石的月亮格外皎洁,令人陶醉不已。“目断青山寺”,目断青山寺,意思是说,远远望去青山寺的景色令人留恋不舍,好像要永远把它留住似的。《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飘风云。”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生天地之间,犹如白云在天空飘荡不定,青山寺的美景也难以留住。
写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指“挥毫寄离思”中的“离思”二字的偏旁部首。“□”,象声词,形容笔划声。“挥毫”,指挥笔书写。“□□离思”,意谓挥动着笔写下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它表现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