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日昭昭,物情无所遁。
圆方奠高下,布指知尺寸。
天经孰能昧,挠我澄源溷。
心出妖孽生,焦灼自成困。
廓尔保灵台,兼山吾止艮。

【注释】

《拟古其九》:这首诗是模仿古诗的风格写的,诗人在诗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大道日昭昭”一句,道是宇宙间的规律,是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物情无所遁”一句,物情,指世间万事万物的情感和行为。“圆方奠高下,布指知尺寸”两句,比喻事物的规律性,即圆的东西有其定位,方的东西有其尺度。“天经孰能昧?”一句,天经,指天道、天理,即自然规律。“挠我澄源溷”一句,意思是扰乱我的清纯的本性。“廓尔保灵台”两句,意思是廓然保持心灵的清明。“兼山吾止艮”一句,艮是八卦之一的卦象,象征静止不动。这里用艮来表示心静如止。

【赏析】

此诗以“大道日昭昭,物情无所遁。”开篇,以大道光明照耀万物为引子,引出万物皆受规律约束这一主题思想。《淮南子·原道训》曰:“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复,君于莫之命。”大道即自然之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也是人修身养性的准则。因此,人们应遵循自然的规律行事,否则就会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诗人认为,大道光明照耀万物,世间万物无不受到它的制约,没有哪个事物可以逃避它的束缚。因此,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行事,不要偏离正道。

接下来的“圆方奠高下,布指知尺寸”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道理。这里的圆形和方形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事物,高下则是指事物的高低程度。诗人以手指为例,指出人们的手指可以准确地感知物体的大小。这告诉我们,无论是圆还是方的事物,都可以被人们所感知;同样,事物的高低程度也很容易被人们所察觉。因此,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和发现事物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行动。

接下来两句“天经孰能昧?挠我澄源溷”。诗人以问句的形式提出疑问,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这里的“天经”可以理解为天道、自然规律。“孰能昧”意为谁能够无视或违背这些规律呢?“挠我澄源溷”则可以理解为扰乱我的清纯本性。诗人认为,只有那些能够顺应自然规律的人,才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和宁静。相反,那些试图干扰自然规律的人,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和困扰之中。

接下来的“心出妖孽生,焦灼自成困”两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这里的“心出妖孽生”可以理解为内心的邪念和欲望导致问题的出现。“焦灼自成困”则可以理解为因焦虑和不安而导致的困境。诗人认为,只有内心保持清净和宁静的人,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最后两句“廓尔保灵台,兼山吾止艮”,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心灵平静的愿望。这里的“廓尔保灵台”可以理解为保持心灵的开阔和明朗;“兼山吾止艮”则可以理解为停止在艮卦的状态中。诗人希望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受外界干扰,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对比和反诘等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