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久贤吴季子,风流非复旧潘郎。
君诗秋色同潇洒,我兴沧洲空渺茫。
宦海才名虽异调,骚人胸次岂殊乡。
三生杜牧今何处,眼冷禅林木叶黄。

【诗句释义】

  1. 和录事吴正传登景德阁:和,应和、应答之意;录事,官职名,相当于今天的县长或区长。吴正传,人名。登景德阁,登上景德阁。2. 上国久贤吴季子:上国,这里指的是京城。久贤,长期被朝廷所赏识。吴季子,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季札,字季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贵族,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3. 风流非复旧潘郎:风流,这里指的是才华横溢、风度翩翩。潘郎,指潘安,东汉时期的著名美男子,以美貌著称。4. 君诗秋色同潇洒:君,这里指的是对方。诗意,诗的意境。秋色,秋天的气息。潇洒,飘逸自如。5. 我兴沧洲空渺茫:我,指自己。沧洲,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渺茫,模糊不清的样子。6. 宦海才名虽异调:宦海,官场。才名,才能与名声。异调,不同的调子。7. 骚人胸次岂殊乡:骚人,指诗人。胸次,胸怀。乡,故乡。8. 三生杜牧今何处:三生,佛教语,指前世今生再生生。杜牧,唐代著名诗人。9. 眼冷禅林木叶黄:眼冷,指心情冷漠。禅林,佛教寺庙。木叶黄,树叶变黄。
    【译文】
    京城中久已赞赏吴季子的风采,他的才华已经远超过了从前的潘安。
    你写的诗如同秋天的景色一样洒脱飘逸,我的兴致却像在沧海之间显得渺茫。
    我们虽然在仕途中各自有所成就,但在诗歌创作上的才情却各有千秋,彼此并无区别。
    杜牧三生三世之后在哪里?只有眼前这片树林的叶子已经变黄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赠之作,作者通过酬答朋友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借此机会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首句“上国久贤吴季子”,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吴季子这位京城中久已赞赏的人物的赞美之情。吴季子,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季札,字季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贵族,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诗人通过对吴季子的赞美,表达了对京城人才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接下来两句“风流非复旧潘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吴季子与旧日潘安的不同之处。潘安,东汉时期著名美男子,以美貌著称。诗人通过对比两位古代美男子的风采,表达了对吴季子才华的赞赏之情。
    “君诗秋色同潇洒”,诗人称赞友人的诗作如同秋天的景色一样洒脱飘逸。这句诗不仅赞扬了友人的诗才,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我兴沧洲空渺茫”,“我”是指诗人自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惆怅之情。沧洲,长江中下游一带。诗人在这里用“空渺茫”来形容自己在仕途中的迷茫和无措,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困惑和迷茫之情。
    “宦海才名虽异调”,诗人指出尽管自己在官场中有所成就,但在诗歌创作上的才情却有所不同。宦海,官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中的种种诱惑和诱惑的无奈之情。
    “骚人胸次岂殊乡”,“骚人”是指诗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胸次,胸怀。这里的“异乡”指的是京城以外的其他地方,诗人在这里用“岂殊乡”来形容友情的深厚和真挚。
    最后一句“三生杜牧今何处”,诗人感叹杜牧三生三世之后在哪里。杜牧,唐代著名诗人。诗人通过对杜牧的感叹,表达了对友情的留恋之情,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