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秋云翠几重,人烟山色水声中。
精庐不废名贤祀,勒石还镌旧令功。
野径凉生松叶雨,畬田香满稻花风。
醉归马上频回首,鳔缈亭台倚半空。
这首诗描绘了云岩书院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对书院的赞美之情。
首句“路入秋云翠几重”,描绘了书院所在地的秋天景色。诗人用“秋云”来比喻山峦叠嶂,用“翠几重”来形容书院周围山色的变化和层次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书院地理位置的独特欣赏。
次句“人烟山色水声中”,进一步描绘了书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诗人用“人烟”来形容书院周边的生活气息,用“山色水声”来表现书院所在地区的自然美景。这句诗展示了书院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第三句“精庐不废名贤祀”,提到了书院的历史和功能。诗人强调了书院作为名贤祠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表达了对书院历史的尊重和怀念。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书院文化内涵的认可。
第四句“勒石还镌旧令功”,描绘了书院的建筑特点。诗人描述了书院门前刻有文字的石碑,以此来纪念过去的功绩。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书院建筑风格的独特感受。
第五句“野径凉生松叶雨”,描绘了书院周边的自然环境。通过描述松树、雨水和凉风等元素,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书院周边环境的热爱和向往。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书院周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
第六句“畬田香满稻花风”,描绘了农民耕作的场景。诗人通过描述稻田中的花香和风吹过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和感慨。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农耕文化的深刻理解。
第七句“醉归马上频回首”,描绘了诗人在回家途中的心情。诗人用“醉归”形容自己酒后的疲惫状态,用“频频回首”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第八句“鳔缈亭台倚半空”,描绘了诗人对书院周边建筑的想象。诗人将自己比作飘渺的亭台,将书院建筑与天空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对书院建筑的赞美和向往。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空间想象力的高度发挥。
整体赏析:这首诗以云岩书院为背景,通过对山水、人物、建筑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文化美的热爱和追求。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书院周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