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江头碧玉林,生绡移入小斋深。
轩屏得此数竿足,淇澳从教千亩阴。
幸免雪霜侵直干,不妨木石伴虚心。
苏仙文老成寥落,安得高人为赏音。
【注释】
为爱江头碧玉林:因为喜爱江边那片绿色的竹林。墨竹,一种画竹的技法名。
生绡:生丝织品。
轩屏(xuānpíng)得此数竿(jiàng)足:轩窗屏风上可以挂上几枝竹子,已经足够了。
淇澳(qíǎo):地名,在今河南卫辉县西南。
“幸免”二句:因为竹子能够避开雪霜的侵袭,所以它不怕木石的压迫而显得谦虚。
文老(wén lǎo)成寥落(liáo luò),安得高人(ɡāo rén)为赏音(shǎn yīn):指文章衰老、零落,没有人欣赏;这里说诗人渴望有能赏识他的高才的人。
赏析:
此诗为题咏墨竹之作,前两句赞美墨竹之美,后两句抒发自己的志趣和心愿。诗中“轩屏”、“生绡”等词,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墨竹的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诗的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则是抒情。全诗文情并茂,情景交融。诗人用笔细腻,描写了一幅幅生动的墨竹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翠绿的竹林之中,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墨竹喻为“生绡”,将墨竹的形态比喻为“轩屏”,既突出了墨竹的独特之美,又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才之人的渴望之情。诗人希望通过结交高才之人,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情怀体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豁达精神,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