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东海上,汩没度危时。
草市腥江鲍,居民杂岛夷。
衣冠随俗变,姓字畏人知。
保己无深计,翻言命可疑。
【注释】
移家东海上:指迁到东海郡(今江苏连云港)的东海郡。
汩没:沉溺,陷入其中。
度危时:度过艰难时期。
草市腥江鲍:指海中鱼市,鱼多腥臭。鲍鱼为海产品,此处比喻贪官污吏。
居民杂岛夷:指当地居民中有渔人、渔民等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不同。
姓字畏人知:害怕被人们了解。姓与名是人的标识,怕被人知晓自己的姓名,意喻隐姓埋名。
保己无深计:保护自身,没有深谋远虑的计划。
翻言命可疑:反而说寿命不可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迁居后所作,通过描写东海地区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感受,反映了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
起句“移家东海上”,点出作者移居之地。次句“汩没度危时”,表明他在东海定居后,已经陷入困难的境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忧虑和不安。
三、四句“草市腥江鲍,居民杂岛夷”,描绘了东海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居民构成。草市中鱼多腥臭,居民中有渔人、渔民等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不同。这两句诗既展示了东海地区的自然风貌,也揭示了当地居民的多元文化特征。
五、六句“衣冠随俗变,姓字畏人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身份和命运的关注。他认为自己的姓名和衣冠已经无法保护自己免受外界影响,而担心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对个人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最后两句“保己无深计,翻言命可疑”,则是作者对自己的反思。他意识到虽然自己有保护自身的愿望,但实际上并没有深谋远虑的计划。反而说出寿命不可靠的话,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悲观的情绪。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对东海地区的描写和个人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如“东海”、“草市”、“居民”等,也具有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使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