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蓬无定在,飘飖将何之。
未遽离本根,赖有回飙吹。
在昔从一官,整驾来南陲。
何意十载留,竟负三年期。
上有垂白亲,下有初长儿。
平生已艰瘁,况复当乱离。
及兹神武师,拓地如拾遗。
遂令客行士,秋晏薄言归。
慈母既生还,弱子亦抱持。
歌舞入故都,志愿幸无违。
鸿鹄游四海,鹪鹩守一枝。
宁守卑栖分,不随鸿鹄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开头四句,诗人以“转蓬无定”起兴,写自己飘泊不定,不知何去何从,与刘彦英的离别之苦有共同之处。“未遽离本根”,即没有马上离开自己的根本之地,说明虽然要离别,但尚未离开。这两句,既照应了题目中的“东还”,又为下文写别作铺垫。“赖有回飙吹”,意思是说,有了北风(回飙)吹拂,才使“转蓬”得以回归其根。“回飙”在这里代指朝廷的恩泽。这里暗用《诗经·小雅·北山》“回风吹我裳,意如结我裳”诗意,表明作者虽在流落,但并非完全脱离政治生活,而是仍有所依傍。以下八句,诗人回忆过去十年来的仕途生涯和目前的处境。“在昔从一官,整驾来南陲。”“在昔”指过去,“一官”即小官,“南陲”指岭南一带。诗人说自己过去只是一个小官员,现在却要回到南疆去。这一联写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何意十载留,竟负三年期!”意思是说,没有想到十年来一直停留在此,竟然辜负了三年的期望。“上”指朝廷,“下”指家人。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朝廷和自己亲人的双重责任。接着诗人写到自己目前处境艰难,“上有垂白亲,下有初长儿。”“上”指父母,“下”指兄弟子侄。“平生已艰瘁”,意思是说平生以来就已历尽艰辛。“况复当乱离”,意思是何况此时正逢战乱。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最后八句写自己随神武军北伐,拓地如拾遗。这一句化用《尚书·武成》:“商履上帝,望于山川,惟德动天,不震而畏。”意思是说,商人履上帝之心,仰望山川,只有德行才能感动上天,不用震动就能得到天的庇护。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北伐时的豪情壮志。“遂令客行士”,意思是说:于是使得我们这些客居他乡的人也感到高兴。“慈母既生还,弱子亦抱持”,“慈母”指妻子或母亲,“弱子”指子女。“抱持”即抱着孩子。“歌舞入故都”,意思是说:一家人欢乐地唱歌跳舞进入京城。“志愿幸无违”,“志愿”指愿望,“无违”意为没有违背。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全家人的愿望:希望这次团聚能够长久,不要违背。“鸿鹄游四海,鹪鹩守一枝。”这两句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说:大雁高飞于四海之外,鹪鹩则守在一枝枝头。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宁守卑栖分(安贫乐道),不随鸿鹄飞(追求高官厚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