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公曾此学神仙,飞腾一去千馀年。
欲穷胜境访伟迹,但遗丹井清泠泉。
苍山崒嵂枕淮水,云崖古洞埋云烟。
神仙茫茫不可诘,往事独见居人传。
羽衣接迹千载后,结庵构宇当岩前。
岩前种药草自异,青松翠柏高参天。
自惭汨汨走声利,登临此地空留连。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仔细审题,明确考点要求,最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

本题中,“濮山丹洞”一诗的首联“濮公曾此学神仙,飞腾一去千馀年”,写濮公在此学仙之事,表达了自己对于濮公学仙之事的感慨之情;颔联“欲穷胜境访伟迹,但遗丹井清泠泉”是写自己想探访濮公曾经居住的地方,但是只能看到那清冷的泉水和濮公留下的遗迹;颈联“苍山崒嵂枕淮水,云崖古洞埋云烟”,描写濮公居住地的地理环境,苍山高峻、淮水潺潺,古洞深藏于山巅,云烟缭绕;尾联“羽衣接迹千载后,结庵构宇当岩前”,写濮公的遗迹已经千年,现在有人在此结庵建屋,与濮公遗迹相呼应。

全诗通过写濮公学仙之事和自己登临此地的感想以及濮公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濮公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濮公的追慕之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即要淡泊名利,追求精神生活。

【答案】

译文:濮公曾在此处修道学仙,飞身而去已经过了一千多年。我想探寻这个地方,却只见到那清澈冰凉的泉水。苍翠的山峰高耸入云,俯瞰着淮水潺潺流淌。古老的山洞深藏在峰巅,云雾缭绕,仿佛被云烟掩埋。濮公的遗迹在千年之后依然存在,如今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亭子。在濮公的遗迹旁边搭建了小屋,让后人能够继续缅怀他。

赏析:这首诗主要写了濮公学仙之事和自己登临濮公故里的感想及濮公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濮公的怀念之情和追慕之意。诗人通过描写濮公学仙之地,来表达自己想要追寻濮公的足迹,并以此寄托自己淡泊名位、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