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以时鸣,警于朝夕。
清净音闻,如夔拊石。
觉彼参玄,尽来知识。
镇重禅林,有典有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潮州开元寺铜云钣铭》。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道以时鸣,警于朝夕。
  • “道以时鸣”:意思是说,道(这里指佛教道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出声响,就像钟声一样,提醒着人们要珍惜每一天。
  • “警于朝夕”:这里的“警”有警觉、警示的意思,意味着时刻保持警觉,不可忘记。
  1. 清净音闻,如夔拊石。
  • “清净音闻”:指的是听到佛教的教诲和教义,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 “夔拊石”:夔是古代一种神兽,用其拍打石头,象征着佛法的庄严和神秘。
  1. 觉彼参玄,尽来知识。
  • “觉彼参玄”:是指启发那些对佛法有所领悟的人,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法。
  • “尽来知识”:表示所有来到这里学习佛法的人都能够获得知识,感受到佛法的奥妙。
  1. 镇重禅林,有典有则。
  • “镇重禅林”:意味着这个寺庙对于禅宗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禅宗的重要据点。
  • “有典有则”:这里的“典”指的是典章制度,“则”指的是规范和准则。整句话的意思是,这个寺庙有着完善的典章制度和规范的行为准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
  1. 梵音入耳,不觉心醉。
  • “梵音入耳”:指的是佛教的梵音传入人们的耳朵,让人感到宁静和愉悦。
  • “不觉心醉”:形容这种感受是如此美妙,以至于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1. 法雨普沾,众生皆得清凉。
  • “法雨普沾”:指的是佛法的雨水普遍滋润着众生,使他们都能感受到清凉和平静。
  • “众生皆得清凉”:表示无论是哪个层次的众生,都能从佛法中得到清凉和慰藉,摆脱烦恼和苦难。
  1. 禅门净地,不染纤尘。
  • “禅门净地”:指的是禅宗的门徒们内心清净,不受外界杂念的影响。
  • “不染纤尘”:形容他们的内心如同净土一般,没有一丝尘埃污染。
  1. 禅心无碍,万象森罗。
  • “禅心无碍”:指的是禅宗的心性不受任何障碍的阻碍,能够自由自在地思考和领悟。
  • “万象森罗”:形容世间万物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状态,令人眼花缭乱。
  1. 禅意盎然,悟性超群。
  • “禅意盎然”:指的是禅宗的思想意境浓厚,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 “悟性超群”:形容禅宗弟子们的悟性远超常人,能够迅速领会佛法的真谛。
  1. 慧日东升,照亮迷途。
  • “慧日东升”:指的是明亮的太阳从东方升起,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 “照亮迷途”:形容佛法如同明亮的太阳,指引迷途者找到正确的道路,摆脱困境。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佛教寺院的诗歌。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和氛围,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禅宗修行方式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